对话马云:这是我们第二次处于危机状态
文/叶蓉
最近的感觉尤其不好
问:在过去的两年中,阿里巴巴的新闻一直不断,来自阿里巴巴的具有爆炸性的新闻事件始终吸引着媒体的眼球。无论是成功引入8200万美金风险投资,创下中国互联网私募的新纪录;还是秘密造出叫板国际巨头Ebay的淘宝;还是挟雅虎10亿美金的巨资,鲸吞雅虎中国等。应该说,这两年来,你和阿里巴巴一直生活在聚光灯下。说句心里话,这种被媒体包围的日子好过吗?
马云:不好,最近的感觉尤其不好。我刚刚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宣布:这是我们公司第二次处于高度危机状态。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是我们的外部出现了问题,这次也是外部的问题。这半年来互联网的泡沫并不亚于2000年,另外我们公司这两年内被聚光灯照的太多,这样就会火气太旺。一个平均年龄26岁的公司,就像一个6岁的孩子突然长到了一米八,但是他智力水平实际上只有6岁。如果他自认为智力也有那么高,肯定会闯祸,我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企业和实例。所以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我们今天才6岁。我们今天的基础还很差,我们整个体能还跟不上,供血也跟不上。我们还要记住我们的影响力,因为人长到一米八之后,随便打出一拳都有可能山崩地裂,我们每走一步棋都要考虑对别人造成的影响。
问:就像一对恋人宣布订婚一样,你跟杨致远之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约会的?
马云:最早认识是在1997年底,他第一次到北京来,我那时由于工作关系,带着他逛了长城,逛了故宫。
问:那会儿有没有阿里巴巴?
马云:没有。那时我还在做外经贸部的电子商务中心。那次见面以后我们几乎就没有联系过。我在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时曾给他写过一封信,我说我没有加入雅虎,但是我准备自己创业,我做的网站叫阿里巴巴。直到2005年4月底,他才写了一封回信,祝贺我,说他一直在关注着我,阿里巴巴发展得很不错,有机会想跟我探讨一下未来世界互联网的走势,搞的很虚的样子,我还给他回了信。
后来和朋友们在美国的圆石滩高尔夫球会参加一个中美企业家论坛,在那里我再次碰到了杨致远。他约我见一见,两人在沙滩上谈了十分钟。那天特别冷,十分钟后我就逃进了房间。我们在十分钟内交换了一些想法,我很明确地告诉他,我要进入搜索引擎领域,我认为未来的电子商务离不开搜索引擎,而且我觉得阿里巴巴自己做搜索引擎的可能性不大。我如果加入Google,Google肯定会赢,我加入雅虎,雅虎可能也会赢。我加入谁都有可能,但我自己不能创办,我打败别人还是有本事的。如果雅虎跟我合作,就只能把雅虎中国百分之百的卖给我,否则我们就散,做朋友也很好,基本上十分钟就谈定了。
问:你百分之百买下雅虎中国,他还带给你的是10亿美元的陪嫁,是这样吗?
马云:毕竟,雅虎公司是美国排第一位的互联网公司,访问量到现在为止仍是世界第一位,规模也很大,尽管它市值比Google低。但是在互联网,雅虎是处于领袖地位的。雅虎的投资者和董事会都很强大,你必须得给他面子。所以雅虎投资我公司的总部,作为我的一个策略投资者,我对雅虎管理层说,你们是愿意在中国市场百分之百拥有一家排名在30名以外的公司,还是喜欢拥有一家处在前三名之内的公司的40%股份?答案当然是后者。
把雅虎中国关了都行
问:关于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事件,中外媒体的报道角度是不一样的。著名的《福布斯》杂志的标题是:“雅虎并购阿里巴巴40%股份,价值10亿美元”,而国内媒体的报道是:“阿里巴巴鲸吞雅虎中国,雅虎10亿美元陪嫁。”这两种报道角度,你认为哪一个更准确一些?
马云:《福布斯》抢错了新闻。在所有西方人的脑子里,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美国公司收购中国公司,怎么可能反过来呢?美国人觉得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基本上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在我们之前的联想,收购了IBM PC业务时,美国人一直认为这是中国政府支持的项目;中海油收购尤尼科,他们依然认为是靠政府来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