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问题比较
所谓问题比较,就是对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所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比较,看问题是不是已经解决或已经减少。比较办法是将在实施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之前通过民主诊断法所收集的问题,与在实施整体规范化管理之后由民主诊断法收集的问题进行比较。
分析比较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分析这一工作进行之前,各层员工所反映的问题是否还存在,还有多少存在。
■分析为什么还会存在,是规范化管理方案没有实施到位,还是本身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对这一工作进行之后各层员工所提出的问题,与之前所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大的变化,是否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性质和对企业发展危害的大小进行比较。
如果通过比较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或新发生的问题,相比此前的问题的危害性已有所降低,存在的范围已有所缩小,就说明这一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反之相反。
三、 业绩比较法和问题比较法产生矛盾结论的效果判断
问题比较法所得的结论可能没有业绩法比较所得的结论直观,并且二者还有可能不一致。这种不一致表现为两种情况:
1、 业绩比较效果明显,问题比较效果不明显,甚至所反映的问题更多,更大
一般而言,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的方案更多地只是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期利益。一般情况下,长期利益是与员工的利益相一致的。如果员工产生了更多的不满情绪,则可能是通过对员工利益的剥夺提升了企业的业绩。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来判定,这是不可取的,甚至是有害的。这是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必须避免的一种情况。
■员工对新的管理方式和规范还没有适应,或者说不理解,因而,把他们自己的不满情绪以一种问题的形式反映出来。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企业在实施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员工参与程度不够,没有让员工充分理解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方案的内涵,没有让他们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这种情况也是应该避免的。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企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尽可能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2、 问题比较效果明显,但业绩比较效果不明显,甚至还有所下降
问题民主诊断法所说的问题已明显减少,在这项工作开展之前,问题民主诊断法所反映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企业的业绩并没有明显改观,或者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滑。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原因也有两个方面;
■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在企业管理的理念上进行了大的调整,得到了更广泛的员工后支持和理解,企业在短期的经济效益上出现停滞,往往是因为对员工利益所进行的投入增加,带来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增加。这种情况对于企业来说并一定是坏事因为这是企业凝聚力提升的前提。企业损失的也仅仅是暂时的短期利益,但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会使企业的发展走上健康良性的轨道。
■企业劳资关系失衡,主持企业工作的人,并没有充分代表投资者的利益,而是更多地站在员工的利益上,在实施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过程之中,使这种利益过分地向员工进行了倾斜,损害了企业整体的利益。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中有可能发生,但在投资者与经营者存在更多共同利益的企业,即使股权比较分散的上市公司一般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