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七喜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易贤忠先生在拿到手机牌照后,高调接受了多家广州媒体的采访,有的媒体用“雄心勃勃”来形容易贤忠先生,当然这是源自他的豪言壮语:“明年内增设生产线至8条,年内进入手机业前十”。当记者问他凭什么时,他说:“手机产品定位上将覆盖高中低端,由于有制造优势,七喜手机在价格上会很有竞争力。”
然而,国产手机市场正处于寒风瑟瑟的冷冬,七喜手机怎能仅凭价格的优势争得一抹春光?
下面,世界品牌实验室将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七喜手机的未来进行把脉。其实,七喜手机也代表了一些国产手机,它们命运是相似的。
“天”时
消费者是天。
这是一个消费者的时代,消费者决定一个产品或者品牌的生死存亡。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七喜手机,从某一方面来说,七喜手机折射出的是国产手机共同的命运。那么,消费者是如何看待国产手机的呢?
国产手机曾有过辉煌的2003年,最高峰时一度市场占有率达到67%,占据了半壁多江山。然而这并不是缘由国产手机战略的成功,而只是通过价格战、渠道战等战术的方法而取得的短时的快感。国外的手机品牌与我们打的是持久战,是马拉松比赛。国产手机却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进行了一场冲量的比赛,但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产品质量差(返修率达20%)、售后服务跟不上;消费者则受到了深深地伤害,也使消费者的心寒冷透了整个国产手机市场,2005年下半年,则进入了“严冬”,至今,熊猫手机、科健手机、首信、南方高科、迪比特等一个个在狂奔之后都相继倒下,而其它大部分手机厂商还在气喘吁吁艰难度日。有文章报道,还有一些二线品牌手机,目前已经气若游丝,捱不过今年了 。
今年上半年,国产手机似乎有了一点春色,如康佳、波导、夏新、TCL等国产手机的元老们纷纷在今年第一季度走向了盈利,仿佛一直处于颓势的国产手机开始抬头了。然而,却都是海外市场成了它们的救命稻草! 如,康佳手机今年1至5月份的手机销量超过了200万部,光出口就超过了100万部;TCL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销售手机超过300万部,而其中阿尔卡特品牌手机的海外销售达到275万部。波导,今年1季度,其手机出口达到了186万部,与去年同期的101万部相比,增长了80%以上,这直接促使其达成了首季度盈利2300万元。国产手机的回暖与国内市场并无多大关联。
冬天还没有过去,消费者的心还在打着寒噤。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七喜手机,如何凭借“低价”启开消费者冰封的心灵吗?消费者不正是因为低价而购买国产手机,吃尽了苦头,从而加深了强烈的认知:便宜没有好货!进而转身投向外国手机品牌的怀抱?
哀莫大于心死。国产手机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提高消费者对国产手机的信心。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正如品牌大师戴维阿克在《创建强势品牌》一书中所说:“确保品牌不被评价为品质低劣至关重要,因为从这种名声中复原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