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了九年的总裁
1995年10月,一则新闻震惊了江苏,震惊了全国,还越出国界,让国外的媒体漂洋过海来打听:“百万年薪招聘总经理,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红豆集团刚刚发布了这一消息,在1996年的中国,这算得上破天荒。为此,江苏省还特地出台一个政策,规定本省企业招聘经理人最高数额不得超过多少多少。
后来,在许多关于周海江的个人报道里,都提到这样一条功勋:“他主持了百万年薪招聘总经理的活动,打破原有的落后机制,建立了‘大公司小企业’‘子母公司三级运行’‘内部买卖关系’等一系列集团化现代企业机制,走上了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学校化的‘企业五化’发展之路。”
的确,这些结果都是他要的,但“百万年薪招聘总经理”不是他的主意,是父亲的决定。看着如云的应聘者和记者,海江心里忽然有点儿——堵得慌。
周海江不是一个容易觉得委屈的人,有什么打击,即使是人世间再残酷的打击,也多半默默承受。27岁那年,他两岁的儿子周致远被确诊为脑瘫,伤心汉子宣泄情感的方式是躲到没人处痛痛快快大哭一场,回到人前,眼泪一抹,继续干活儿……可这次招聘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同学、同事,还有些朋友说:“你父亲对你不信任了,不然,让你这个常务副总经理去当总经理不就得了?”还有人说,“嘿,这么多年周海江能青云直上,还不是因为他老子?这下,傻眼了吧?”
的确,这么多年来周海江在红豆集团上升很快,但不是因为他是周耀庭的儿子,而是因为,他是他。
周海江还是跑去问父亲了,倒不是怕父亲对自己有什么看法,用不用自己倒是其次,关键在于:“从外面招来一个完全不了解企业的人,哪怕他能力再强,学识再高,会不会应接不暇?会不会影响集团的大局?”父亲的回答也很有道理:“我当然明白你所说的情况,可我这一举措别有深意,我想从外面输进新鲜血液,家族式企业容易让人昏昏欲睡、丧失警惕……”
百万年薪招来了一位加拿大华人陈忠当总经理,陈忠工作很努力,能力也很强,但毕竟是“空降”到红豆这样大的一个企业里,光靠个人授信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双方合作了一年半之后,友好分手。
2004年9月15日,江苏红豆集团,选举进行中。
到第三轮,答案揭晓,49票投给周海江(一位代表因故未能参加投票),这实际上意味着周海江以全票优势当选红豆集团新一代领军人物。
热烈掌声中,在场的许多代表微笑起来,他们是看着周海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见证这个年轻人如何穿越冲动、脆弱、敏感,成长为一个众望所归的当家人。
其实九年前由海江当总裁也未尝不可,上天赐予的额外的考验,他没有以怨怼之心相对,而是继续思索、奋斗、承担——2001年,海江决策上马了八个项目,建成4.2平方公里的红豆工业城,国际著名公司H&M等相中这儿的生产规模,将此作为全球服装采购单位,一个订单就达数百万或数千万美元;2002年,他又带领红豆进军房地产市场,很快在镇江、无锡获得成功,楼盘一开即一抢而空……
新总裁诞生的时候,前总裁周耀庭站起来与儿子握手,毫不掩饰骄傲。为了等待这个握手,父亲等待了17年。17年来,父亲充当的是上级与领导者的角色,很权威很刚烈,谁也不知道,17年前刚烈的周耀庭流过泪:海江突然说要回来,当爹的说“好,乡镇企业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但老伴儿情绪很激动,指责“你压根儿不顾念儿子的前途”……
远处,海江的长子周致远拄着双拐在练习走路,走得很坚强。海江用一种近乎严厉的方式激励这个被病魔袭击的孩子,“你得自己走,谁也无法代替你走。”
世俗的偏见总是容易认为,父辈的福荫是一条坦荡的通途,可对那些有志气的年轻人来说,它是上天恩赐的特殊的考验,战胜了“考验”和苦难,全新的故事,将继续流传。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