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新华书店,你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摆满教辅书的书柜,还是陈旧乏味、十年如一日的店面,或者门前那块散发着浓重年代感的老牌匾。
▲ 新华书店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九十年代开始转为企业经营,总店不再统一管理各省市店,各省、市新华书店以独立法人身份运营,主管单位是各地新闻出版局
安微合肥有这么一家新华书店,24小时不打烊,到了深夜,依然灯火通明,读者爆满。
▲ 安徽合肥三孝口新华书店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家面积4000平米的7层书店,平均每天客流量近10000人次,比当地很多大型商场人气都高。
它就是新华书店合肥三孝口店。
▲ 共享书店开放当天,读者排起的长队阻断楼梯
7月16日,其又以“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身份亮相,引发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舆论“炸锅”,短短一个月,网络点击量过亿!
不过,这家书店的共享模式也受到一些争议。《新周刊》刊载一篇文章,提出质疑——“这和去图书馆办读者证有什么区别呢?”“共享图书、共享冰箱这类中国式假共享是典型的新瓶装旧酒,将传统租售改名为B2C式的共享。”
近日,岛君实地走访这家处于舆论“风口”上的书店以及背后的经营者——皖新传媒(前身是安徽省新华书店)。
▲ 8月29日安徽正和岛名企走访第二期——走进皖新传媒,皖新传媒由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于2010年1月18日上市,成为全国发行行业首家A股上市企业
“任何一个新事物出现后,别人置疑很正常,重要的是我们踏踏实实地去做。”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曹杰接受正和岛专访时表示,为了推出共享图书,皖新传媒内部从2014年开始已筹备三年多。
几年前,在互联网冲击下,皖新传媒旗下600多家门店业务和教材发行均面临市场不断下滑的窘境,曹杰一度陷入焦虑。
2013年末,他无意间看到马化腾的一篇演讲,其中有句话——“巨人倒下时,体温还是暖的”——触发他的思考:新技术在重构政治、社会、经济、企业包括个人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家传统图书发行商,皖新传媒稍微慢半步,就可能被市场淘汰。
曹杰花了三天时间整理思路,然后在年终会议上“大胆”提出,“未来3到5年,我们要实现图书和教材免费送!”当时在座很多高管一脸茫然,觉得不可思议。
接下来曹杰的一番讲话解释了转型的迫在眉睫,“汽车代替马车,不是因为马车工匠水平不行了,而是整个行业消失了。如果三年以后,像阿里、腾讯这样的企业免费送你书,那我们还会存在吗?”
图书生意有个共同难题是退货率太高,产生大量库存。皖新传媒试图用共享模式,提高图书流动性,盘活书店存量资源,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都知道图书生意越来越难做,即使是诚品书店也经历了十五年的亏损,皖新的图书共享是“赔本赚吆喝”吗?
曹杰透露其中潜藏的商机,“图书不赚大钱,但是边际收益和溢价效应很大,更广阔的市场来自于你对企业及个人提供的学习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自2013年起,皖新启动了“实体和资本双轮驱动”战略,开始从传统渠道向数字平台企业转型,业务升级为五大板块,包括文化消费、教育服务、现代物流、综合贸易与文化投资,致力于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集成商与服务商。
▲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 曹杰
经过三年摸索,皖新传媒2016年销售收入302亿元,总市值突破370亿元;连续四年总体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连续两年入围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家进入该榜单的出版发行企业。
从一家传统的渠道企业,到市值近400亿的上市公司,皖新传媒做对了什么?
针对国企创新活力不足、效率低下的弊病,曹杰如何化解组织改革的阻力?
在电商冲击下,图书出版发行还是不是门好生意,实体书店该何去何从?
带着种种疑问,正和岛独家专访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曹杰,试图一窥这家低调的“老牌书店”的焕新之道。
战略:成功的多元化都是“专业的多元化”
正和岛:这些年,皖新传媒从传统渠道企业向数字化平台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曹杰:企业很多改革尤其是传统企业的改革,更多阻力可能来自于多级管理者,因为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很恐惧。高层可能看得很清楚,但是很多管理层看不清楚,人天生会对未知的事物产生恐惧,他对你说的很多东西首先是疑问,其次是不干,或者调动他自己的资源证明你错了。
什么是战略?战略不是喊口号,而是知行合一的结果。你说的不是战略,做的也不是战略,企业知行合一以后得到的财务数据、经营管理、客户评价、员工成长,这才是战略。
这几年,我们有一个不断改善、不断进步的清晰的战略导向,从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是对的。任何一个企业想转型成功的话,战略和综合能力要在动态中保持高度匹配,为此我们搞内部改革、搞创新、搞转型、提升员工能力,确立绩效导向、改革流程架构,就是为了使我们能力提高,适配我们战略的方向。
正和岛:现在有一种企业发展理论,叫“宽度1厘米,深度1公里”,讲的是企业定位要精准,越垂直越细分,越能获得更大回报,你对这种理论是否认可?
曹杰:这句话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作为一个企业,你能在自己的领域里精耕细作,能够占据主导地位,比如茅台在行业里面占据龙头地位,没必要搞其它,千秋万代,干得很好,可能一段时间不好也有人买,因为品牌在那儿。
每个企业又不一样,还是要以你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准。如果你足够深,个性化就很明显,到深度1公里的时候,利润就可以很大。但是如果深不了,那就扩大一下运营范围。但是多元化要顺势而为,不是说主业干不好多元化就能干好。多元化的企业75%以上都不成功,凡是成功的多元化企业都是“专业的多元化”,而不是多元化的专业,而不是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
▲ 曹杰在“走进皖新传媒”活动现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