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数据显示,2016年宜家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125亿元,同比增长18.9%。商场迎接8930万多访客,比去年增加19%。最近,宜家发了一道“先就餐,后就座”的限制令,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宜家的顾客数量。
5.设计与成本控制
和营销及物流一样,设计也是宜家的工作核心。
有些时候宜家的平板包装,给消费者带来了太大的负担。为了确保消费者不至于为了组装一个便宜玩意儿花超过3个钟头,有时候一些新员工会被要求参加组装测试,而组装说明小组每年要制作大约1400份说明书,以便安装过程中的不时之需。
新的先进技术也会被宜家用在设计过程中。比如,通过3D打印机快速预览开发中产品的样本。这样一来,宜家可以在自己的门店和实验室里尝试各种想法,而不必担心会泄密。
而宜家的设计师,往往都是成本控制大师。
他们委托购物车生产商去大规模制造桌子,让水桶厂制造椅子,如果木材价格较低时,他们会更多地使用木材。
在宜家的设计中心,展示着一个由两块平板拼成的桌子,中空结构节约了材料,不用螺丝连接的榫卯构造,简化了安装过程。这个设计,令生产成本降低了1/3。
正是这些秘诀成就了今天的宜家。现在,超过2/3的宜家产品是在欧洲生产的。宜家自有工厂的产量大约占12%。时至今日,宜家在5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500家供应商,在9个国家拥有35家独资工厂。
为便于全球采购管理,将全球采购范围划分为17个采购区域,这些采购区域的管理者根据本地区的独特优势,建议总部采购本地物品,比如木材等原料或产品。
总部按照各区域的汇报权衡利弊,确定哪种产品在哪些区域采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然后分配区域。某一种产品或某类材料,可能只由一个国家来供应,也可能同一种商品由不同的国家来供应。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生产外包。
每年,会有2000多家供应商,为获得宜家的外包而展开激烈的竞争,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能达到成本最低的供应商,才有可能得到大额订单。
而宜家采购管理的贡献,绝不仅限于价格的节省,更重要的是:它还使宜家和供应商建立联盟,以缩减新产品的研发成本、研发时间,使产品尽早进入市场,尽早获得更高的利润,最终实现双赢。
与塔吉特和沃尔玛不同,除了少数食品,宜家只出售自有品牌商品。宜家的产品线中包括了9500种不同的产品,但考虑到各国电源插头等元素的细小差异,总的品种数目大约在5万个左右。
宜家有自己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百年宜家长于成本核算,可以很轻松算出你做一把凳子的所有费用,上下不差一块钱,甚至宜家会根据你做这个产品的时间长短推算工人的熟练程度,给供货保留一点恰到好处的利润空间。
做到这一点,宜家也同时很好地控制了成本,规避了自己的风险。
宜家成功得益于它的成本采购和控制体系,这个体系是严谨科学的,然而国内不少企业还停留在原始简单的人情关系模式中。
三、宜家精神与使命
宜家在家具行业里的商业模式称得上颠覆,尽管所有的模式都不是同一时间下的决策,但是做每个重大决策点上都大获成功。
1976年,宜家成立30年的时候,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发表了《一个家具商的誓约》说到:
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据我们的热忱,我们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成本意识,我们承担责任和乐于助人的愿望,我们的敬业精神,以及我们简洁的行为所构成的。
“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这就是宜家的使命。它不是从产品出发,也不是从品牌出发,而是从大众出发。这种出发点,就胜了一筹。
事实上,宜家也从产品、商场布局等各方面,去实践这一理念。那么多人把逛宜家当成一种生活日常的享受,就足以证明宜家在这一方面用了多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