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比了李宁与安踏在广告营销与研发支出,可以看到,与李宁相比,安踏在研发上面的支出一点也不吝啬,比例在不断提升,从业绩上看这确实给安踏带来了提升。不过在广告营销支出上,安踏却比李宁吝啬的多,但安踏的业绩要明显好于李宁。这也体现了安踏管理层在花钱上的谨慎。
毛利率跟净利润率是运营的结果,在谈到体育用品品牌的运营时,一个必须谈的问题是过去几年的库存危机。我去查了下港股里五家体育品牌在过去5年的网点数据(注:安踏与361度的数据均未包括儿童店,同时安踏的FILA店也未包含其中),见下图:
可以看到,安踏网点减少的数目及减少的速度远小于李宁,这反映了安踏的网点质量远高于李宁。安踏怎么做到这一点的由于没有调研,我也不清楚。咨询过一位朋友,他说安踏对非常重要的加盟店,会选择入股,有的店甚至入股达51%,渠道控制力非常强。
我查找到的信息有一个挺令我注意,就是丁世忠(安踏的董事会主席)在两年内几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的地级市,总数超过500个,拉网式踩点后丁世忠就开始大刀阔斧开展提振计划:改革订货方式,降低经销商拿货折扣及财务补贴的方式分担终端压力,调低并控制订单数量等。这种执行力是非常强悍的,因此,安踏最早完成了去库存,为日后的健康增长打下了基础。
安踏未来的投资价值
老实说,从已经知道的结果(安踏走到了第一的位置)然后去填理由(安踏是如何走到第一的)是非常容易的,而判断未来却是非常非常难的。安踏目前的估值水平如下图(注:耐克的业绩是一季度的,阿迪达斯是2015年的)。
从估值指标上看,相比而言,安踏不算便宜,也不算贵。
其实像这样的大市值股票,在港股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低估的投资机会,所以说价值修复短期获得收益是不大可能的。安踏的市值最终取决于它未来的成长性,如果安踏的业绩在未来10年真做到了千亿,那市值应该是什么样的不用多说。
我觉得一个公司的成长性有两个关键的因素,第一个是行业的成长性,第二个更重要,是人,投资也是投人。
关于体育用品行业的成长性不多说,尽管消费升级确实在发生,这从耐克与阿迪达斯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可以看出,但是二三线的消费渗透还在继续。回到市场份额趋势,可以看到体育用品行业的集中度在提升,但这主要是耐克与阿迪达斯贡献的,它们的收入来源主要在一线城市,因此二三线的市场其实是更分散的,未来有望提高。
主要来说下第二个因素:人。
前面说安踏怎么从死人堆爬出来并当上老大的,其实无论是清晰的定位,还是强悍的执行力,都最终是人干出来的。
贴在丁世忠身上的标签有:勤奋、事无巨细、执行力、学习能力、务实主义……
丁世忠的勤奋与执行力,从他两年内踩点逾500家城市可以看出来。在细节上面,丁世忠会细到注意赞助场上安踏广告滚动的时间。我觉得,安踏能取得远超同业的净利润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管理层意图榨干在成本上花出的每一分钱。
丁世忠还拥有非常强大的学习能力,并且具有极高的转化效率,这推动了安踏的进化。举个例子,库存危机出现后,安踏提出了由品牌批发向品牌零售转型。为此丁世忠拜访了百丽的盛百椒和达芙妮的陈英杰,了解百丽的供应链运转和达芙妮的零售运营系统转型。陈英杰告诉丁世忠达芙妮花了8年时间才完成自营零售体系的改造,但丁世忠将渠道转型时间压缩至三到五年。
同时丁世忠是个非常务实的人。耐克背靠美国文化,阿迪达斯拥有欧洲的足球基因,这种土壤可以滋养伟大的体育品牌。但是国内体育品牌多产生于90年代的中国,那时候的中国体育环境决定了培育体育品牌的难度,所以国内体育品牌一开始基本走的是复制+渠道模式,这就拱手把高端市场让给了国外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丁世忠深知安踏的品牌价值不足以与耐克等抗衡,所以安踏一直强调的是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这种定位是出自对自身天然短板的深刻认识。
在高端市场这块,安踏选择了收购政策,2009年安踏从百丽手上收购了意大利品牌FILA,2015年门店数量达到了591家,2016年取得桑迪特在中国地区的经营权,曾经有传闻安踏意图收购PUMA。
我觉得安踏管理层的能力及FILA的成功运营经验可以帮助它驾驭其他国际品牌的运营。
还有一点,丁世忠出生于1970年,现在才46岁,大有可为。
结语
从2010年体育用品行业进入危机以来,行业一片垂死,安踏是唯一一个“活着”走出来的,业绩与股价都创了新高,低调地走到了国内第一的位置。
安踏成功源于它清晰的定位、强大的执行力与运营效率,这些归根结底是人。安踏的董事会主席今年46岁,过去安踏的业绩是丁世忠能力的证明,投资即是投人。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未来中国真能出一家耐克或者阿迪,也许非安踏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