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星巴克又掀起一个舆论小高潮,而起因只因为销售员的几句话。一位星巴克的会员只想点份中杯咖啡,而销售员总会礼貌且训
它的效果如此之大,也解释一些商家为什么要刷榜了。
三、心理账户
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看一场电影,票价是1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1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看这场电影?实验表明,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仍旧去看。
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1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的电影票。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电影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看电影,就必须再花100元钱买张票,你是否还会去看?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电影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100元的东西,从金钱损失额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心理帐户的问题。
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电影票归到了不同的帐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电影票所在帐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看电影。但是丢了的电影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那张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帐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200元看场电影。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芝加哥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提出了心理账户理论。在生活里,我们会把买生活用品的钱放在日常生活账户,参加英语课的钱归到个人发展账户,买礼物的钱归到情感账户,旅游的钱归到享乐休闲账户等等。精明的商人也会利用心理账户,诱导你消费。
上世纪80年代雀巢刚刚进入中国销量不佳,因为习惯喝茶的中国消费者并不热衷喝咖啡,更何况价格并不实惠。雀巢的营销团队在调查中发现,中国人热衷送礼,而且特别舍得在送礼上花钱,所以决定把雀巢咖啡从用户的“生活”账户转移到“礼物”账户。于是,雀巢咖啡作为礼品而非饮品的销售创意就出现了。
如果想改变用户,让他为你的产品花钱,就得让他从不愿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愿意为此花钱的那个账户。这样,他们剁手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疼了。
商家的折扣券也利用了此招。无数的实验证明,折扣券就是魔咒,人们更希望用200美元买个打印机,得到25美元折扣券,而不是直接购买标价为175美元的打印机。
四、消费体验
行为经济学家泰勒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杂货店思想实验。夏日午后,你躺在海滩上,迫切想要瓶冰镇啤酒。一位朋友说,他愿意到附近能买到啤酒的小杂货店去弄点儿来。那儿的啤酒可能挺贵,所以他问你愿意付多少钱。只有店里的价格不超出你的限额,他才会买。如果超过了,他就空手回来。
泰勒向企业高管们提出这个谜题,人们报出的保留价格平均是1.50美元。他又把同一个故事讲给另一组听众,只不过把卖啤酒的地方换成了豪华度假酒店下设的酒吧。这组受众报出的平均价格是2.65美元。
两个版本里,啤酒都是同一种,啤酒都是拿到沙滩喝,跟购物现场的环境无关。然而,高管们为豪华酒店的啤酒的出价却很高。也就是说,同一种啤酒在酒店酒吧卖2.65美元可以,但杂货店就是敲竹杠。
这个实验的效果显示,营造环境,标出高价,也符合消费者的预期。如今,这些想法正在流行,让偏高的价格看起来不是宰客了。精致的店铺就如同一个精致的容器,它并不会被售卖,但却能影响售卖之物的价格。当老板们将价格归因于房租等成本时,你得想想,这话有几分真。
令人惆怅的结尾
融 合多种学科的市场营销学里包含很多诱导高招,一篇文章很难讲完,但只讲出几条,就让写作者惆怅。若我真的有钱了,干嘛去研究这些,直接买买买就行了,费这么多事儿干嘛。
但是这些实验和案例也说明,人并不如我们看到的那么理性,这当然也包括企业家和富豪了。想到这里,我似乎宽慰了很多。嗯?这又是哪个心理学理论在影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