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行业研究 >> 房地产 >> [专题]焦点新闻

地产商郁闷事件调查


[  今日财富show    更新时间:2005/9/28  ]    

 

  华润集团:巨头也为名号混淆而尴尬

  主角印象:地产航空母舰,是万科集团的大股东,在地产江湖名声赫赫。

  
事件之一:容易混淆的名号

  郁闷指数:★★★★

  影响指数:★

  在3月军博个人房展会上,北京华润置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与另一房地产公司发生冲突的事件,引出了另一家与华润有关的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即北京华润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这两个公司企业字号十分相像,前者只比后者多了置地二字。因此事发之后,北京华润发表声明称,北京华润置地与自己不存在任何关系。

  这个声明引起了业内好奇者的兴趣,有人为此进行调查,发现北京华润置地成立于1999年9月,注册的时间比北京华润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要早不少时间。

  《地产SHOW》点评:两个企业的字号相仿,自然是很郁闷的。对于大企业北京华润来说,这样的情况仿佛哑巴吃黄连,却又无可奈何。

  事件之一:华润和华远分家

  郁闷指数:★★

  影响指数:★★★★

  2001年,任志强辞去华润集团控股的华远地产的董事长职务,并将华远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在华远房地产公司中所持有的全部股权(约占总股本的18%)转让给中国华润集团,华远集团在转让全部股权的同时收回华远的名称、标志及与华远形象有关的全部品牌。接着,任志强成立了新的华远房地产公司,完成了由经理人向老板升级的过程。

  据说,在这次事件中,任志强很潇洒,还留下了一句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话:我不玩了。仿佛一个赢家的架势。然而,对于华润集团来说,也许多少感到几分没面子,本来想通过收购万科,持有万科和华远两大地产品牌,组建一个华润系的地产航空母舰,但与华远这一分家,原来制定目的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地产SHOW》点评:这次分家,不能够说华润集团是输家,但是对华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此后几年,华润地产在北京基本没什么动静。

  万达是非多 万科亦无奈

  只有经历过郁闷事件,才能总结教训,进而取得新的成功

  王健林:叱咤商业地产的郁闷

  主角名片: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

  事件之一:商业地产运作一度失利

  郁闷指数:★★★

  影响指数:★★★

  据报道,大连万达在运作商业地产之初,仍沿用了住宅地产的做法---产品出售。万达集团在最初开发的10多个购物中心里,有11个项目是出售,而这11个项目中,有7个项目出了问题,长春、沈阳、长沙、济南等地的万达购物广场与业主的纠纷引起不小的震动。

  王健林说,按照原先做的市场调查,购买商铺的50%是用户,50%是投资者,但在销售时发现,购买商铺的业主,80%是投资客户,这一点出乎自己的预料,有很多业主和租户进去以后,收不到合理的回报就跑了。王健林还说,任何一个商业项目,都需要二到三年的市场培育期,但小业主没有培育市场的心态和能力,在客户较少的情况下,业主就与我们打官司,就这样,万达和投资的小业主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场官司。

  对于这样的情况,王健林通定思痛,从而调整经营战略,将只租不售作为运营商业地产基本原则,通过与跨国零售企业的合作,实施主力店经营,并通过主力店带动小商铺。这样的转型让王健林推崇的商业地产模式取得了较以往更大的成功。

  《地产SHOW》点评:几乎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取得成功的,大都是经历过失败,才能总结出失败的教训,进而取得新的成功。因此,假如万达的商业地产模式日后取得成功,那么此前的失败仅仅是一次短暂的郁闷。

  
事件之二:关于足球的是是非非

  郁闷指数:★★

  影响指数:★★★★

  有人这么评论:那个已经退出足球圈五年的王健林和他的万达足球队,慢慢变成一个神话符号,大连人怀念万达队,怀念王健林,怀念那段粗糙却充满真诚和激情的时代---像是启蒙时代的爱情。

  据说,对于足球,人们一直在争论,到底是王健林抛弃了中国足球?还是中国足球抛弃了王健林?在万达集团退出中国足坛以后,有大连记者不无愤怒地说:王总是被中国足协逼走了啊!此中的过程很复杂,也有一些不明情况的球迷责怪王健林,认为他在推卸责任,不敢面对困难;不过也有人认为王健林通过足球取得好处之后,认为足球已经不能给他带来好处,干脆抛弃这项亏损的事业。

  除了面对他人的非议,王健林经营足球事业也面临这样的郁闷:万达足球的知名度很高,但万达的主业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能答出来,甚至有人以为大连万达就是一个体育经纪公司。

  《地产SHOW》点评:地产巨头王健林确实很有能耐,虽然数次经历郁闷事件,特别是关于商业地产纠纷的郁闷更像一道致命的关坎,但王健林还是熬了过来。

  万科青青家园:美意变成无奈

  主角印象:在王石统帅下,万科是地产江湖最大门派之一,万科青青家园作为集团在北京的拳头项目,口碑颇佳。

  
事件:尴尬的阳光房

  郁闷指数:★★★★

  影响指数:★★

  在新住宅里,用大块玻璃搭成的阳光房很透亮,这是万科青青家园奉献给业主的一大享受,也是当初销售房屋时的一个卖点。但是,从2003年四五月份起,就有部分业主发现,阳光房出现漏雨的现象。有报道称,一业主还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阳光房顶棚的漏雨情况:轻时点滴不息,重时水流如柱。有一些业主向物业管理公司报修数次,但还没能完全解决问题。

  有媒体这样描述:房屋美丽的外立面,错落的结构在北京非常少见,但业主则说,正是这种少见的房屋设计导致很多业主饱受了房屋漏水之苦。业主认为,在阳光房的设计中,全部雨水都回流到靠近外墙面的排水槽,再通过排水孔流出。可是排水孔设计得过于细小,并略高于排水槽。这样,排水管排水不畅,且容易被泥土和树叶等杂物堵塞。

  此外,小区的一些独特设计也会带来一定的隐患,比如楼上是露台、楼下是书房,或者楼上是花坛、楼下是衣帽间,这样的情况下,假如防水做不好,楼上浇花,可能楼下就滴水了。

  据说,这样的漏水情况在小区里出现得并不少。

  《地产SHOW》点评:作为一个大牌的开发商,万科的口碑很好,这足可让它列为业界最好企业之一。其实万科的本意是好,但百密必有一疏,在楼盘阳光房的设计上出现了小问题,怎能令它不郁闷?

  中海雅园:物管纠纷很烦心

  主角印象:知名度一般

      事件:纷繁复杂的物管纠纷

  郁闷指数:★★

  影响指数:★★★★

  中海雅园最初的物业管理公司是中海世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001年6月15日,小区业主管理委员会经海淀区小区办批准成立,任期一年。从此中海雅园就卷入了纠纷的旋涡。

  中海雅园业委会成立后,业委会主任胡某认为,中海世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没有经过管委会的授权,属非法进驻,业委会将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自主选择物业公司。经过招标,2002年2月,胡某代表业委会与北京金罗马物业管理公司签订了合同。但因为老物管没有退出,金罗马物管并未能进驻中海雅园进行物业管理。

  接着,就围绕物业管理事件发生了一系列的诉讼案。

  2002年6月,北京金罗马公司以中海雅园业委会为被告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履行合同。胡某代表业委会提出反诉,认为金罗马未进驻是属于不履行职责和中海世纪从中作梗而致,并要求法院解除其与金罗马签订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在判决还未下来时,业委会决定由均豪物业管理公司接管中海雅园的物业管理。

  2003年5月,胡某以业委会名义向法院起诉,提出中海世纪物业管理公司恶意阻挠新的物业公司进驻,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排除妨碍。中海世纪公司则认为,原物业管理委员会任期已满,换届选举并未被有关部门批准,因此原业委会已不存在,无权代表业主。

  2003年6月,北京中海世纪物业管理公司以胡某长期拒交物业费及水电费、采暖费等为由将其告上法庭。

  2003年10月,胡某以政府不作为,未给其业委会换届选举审批登记,从而将海淀区某相关部门告上法庭。

  当时有评论认为,官司一场场打下来,业主与物管公司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但业主最希望解决的、引发最初争议的车位问题却因长期的对抗而陷入僵持局面。

  《地产SHOW》点评:这仿佛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但是并没有谁从中得益,楼盘形象也被严重影响。无疑,这让该项目以及项目的开发商都陷入了一场尴尬。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社评:房地产商不能缺失社会责任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中国房地产不存在总体过热,房屋成...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