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一种新的变化,就是消费者需求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获得,通过更高效的方式获得和聚合,所有的长尾需求在互联网上,可以变得不再长尾,做鞋的也许线下45码鞋或者是50码的鞋,差不多是一个大数,但是跑到网上,也许60(码)是大数,因为所有的50码都汇到一起了,穿鞋只有左脚,没有右脚的,单个看是少数,但只要左脚的那个鞋不要一双的人,在互联网上也是一个大数。所以,怎么样把需求通过不同的方法聚合起来,通过高效的供应链定向地满足这样的需求,我认为这个是我们未来的方向,也是从阿里巴巴和天猫的角度,我们愿意不停探索的工作。
今天我们和非常紧密的商家合作伙伴都在做这样的尝试,但是这个尝试的核心,并不只是用一个聚划算的规矩,预售的工具去做这个事。更多是我们希望和大家探索后面的供应链的变动。所以,我觉得这两个事,在未来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整个生意的经营体系的改造,包括和消费者沟通和信息获取的渠道改造。
有一天,我在和一个合作伙伴聊天,我们探讨一个问题,因为很多企业每年要搞订货会,所以上来就问:你一天搞几次订货会?为什么要搞订货会?今天有没有别的方法搞订货会?我相信一定有的。你完全可以用互联网的手段、用视频技术和各式各样的技术,能够让订货会更高效。作为天猫来讲,我们讲得是零售,但实际上,站在客户的角度讲,我们讲得怎么样利用互联网digitalizationbusiness,而不仅仅是零售,就是我能够利用互联网为手段,把订货会开得更高效,其实也是一个电子商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怎么样能够利用各式各样的手段,能够把我们整个business变成一个E-business,我认为这个我看到的变化。
最后重复一句老话,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我现在碰到所有的老总都会宣扬这个观点,别把你的电子商务的头或者是总经理或者是总监,认为是一个销售部门,他未来一定不是销售部门。最近有一个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他也是互联网的知名人士,电商的资深人士。我听说他不仅是电子商务的leader,同时兼任整个集团的CIO,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事。那天我碰到了他老板,是真正老板,我说:这个事做对了。这个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企业开始意识到最终里面设计涉及到系统、流程,全方位地改造,才能来推进Electronicbusiness不是靠搞一个小团队,你去带一个团队,另外配一堆买手,或者找一个仓库,你就可以做电子商务了。其实和原来的主业关系不是很大,关键是怎么样升级原有的业务,这个是非常的重要。
关于互联网原创:塑造品牌绝不是“快餐”
另外我想讲的对互联网原创品牌,或者天猫原创淘品牌,我们的未来。我感觉每次都有很多商家,特别是淘品牌的商家,会问我这个问题:现在天猫对我们帮助大,你现在也不推我,我们的未来在哪里?你怎么样帮助我们一起成长?其实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自己感觉,在2008年左右,我们起来的淘品牌是幸运的一代。在当时的环境下,其实我们这些先知先觉的在座各位,这些大浪淘沙的幸存者仍然很健康地活着,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毫无疑问,有些熟悉的面孔已经不见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互联网环境,还是在传统现场环境,最终离不开一个商业本原,一个品牌诉求的本原,一个品牌建立的过程,塑造一个品牌不是快餐,不要想着用快餐的方法树立一个品牌。
互联网提供的是一个手段,但并不能一夜之间树立用户沉淀,有用户情感连接的品牌,更像是类商标的东西。所以,整个淘品牌发展过程中,我自己感觉到,今天仍然活得比较好的这些原创品牌,一个共性的特点是大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或者风格。有很多客人来问我,他们觉得很好奇,我说很简单,凡是上TOP的淘品牌,看他的店铺、模特、服装、产品,反正看,把文案去掉,店铺去掉,一看就是他,不会搞错的。它必须要有品牌的烙印,品牌的传递是在商品或者在细节中传递的,而不是那几个字,不是LOGO。在这个上面,我们所有的原创品牌需要更加坚持。
2010年,我讲过,最终我坚信在中国会出现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原创品牌,他们过了10年、20年、30年以后仍然会屹立不倒,但是毫无疑问,我记得当时是108家,在这里,绝大多数会在这个过程中烟消云散,这是因为最终是一个品牌不断地磨砺和打造的过程。所以,在这个中间,很重要的一点是怎么样坚持品牌的的理想和品牌内涵;第二个,抵御住诱惑。有些事情,决定不可为和可为更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需要一起努力做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