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商业地产的急速扩张,服装鞋类的规模也水涨船高。”胡丽萍表示,不过由于各个商场品牌重复建设、同质化程度太高,比如天河路商圈,不管是天河城、正佳广场、广百、摩登百货等,几乎都有阿迪、耐克、百丽、欧时力等热门品牌。
服装鞋企外延式扩张行至拐点
“与正常水平相比,今年服装企业普遍的库存压力肯定高出好几倍。”中国服装业资深分析人士汪前进表示,中国服装业主要是外向型经济,服装产品销售不出去,外需低迷,为此内需市场压力增加。
相对于2008年经济危机时期,今年的内需市场呈现了一个更加低迷的态势,出现了负增长。上半年服装出口增速总体下降了10%左右,从一些大型商场的口径来看,内销市场上半年增长也是总体放缓,恐怕在数量上也是零增长,而往年内销增速总体都在10%左右或以上。
在汪前进看来,从根本趋势上,服装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拐点,再难通过加大外延扩张来扭转趋势。
“近年来,随着商业地产的急速扩张,服装鞋类的规模也水涨船高。”胡丽萍表示,不过由于各个商场品牌重复建设、同质化程度太高,比如天河路商圈,不管是天河城、正佳广场、广百、摩登百货等,几乎都有阿迪、耐克、百丽、欧时力等热门品牌。同一商圈如此高密度的布局,单店的销售增长没有很大空间。
在此前提下,要实现销售总增长,国内服装企业普遍采用外延式扩张,也就是不断开设新店来提高销售。但这种方式无疑要承担很高的成本。
成本重压之下裁员关门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调研结果显示,2011年全国106个城市的2812家购物中心,其中优质商铺租金在去年的上涨幅度超过三成。
“最近一年来,我们在北京的门店租金上涨幅度不低于50%,广州的涨幅也有2-3成。”一家知名服装品牌的经销商张贤丰(化名)称,现在人工成本上涨相当厉害,5000元一个副店长的薪资已经不能满足。而普通店员除1800元基本工资外还有提成,月薪至少在2500元左右。
旗下拥有六个女装品牌的欣贺(卓雅)股份有关人士透露,该公司过去几年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但由于近期外部市场的短暂苦难,各企业发展普遍放缓,公司的销售增长也有放缓。上半年同店几乎没有增长,部分门店甚至出现个位数百分比的下降,确实感受到来自终端消费的压力。
公司最近召开的2013年春季订货会数据不太理想,目前当即售罄率仅在60%-70%之间。
“淑女屋主品牌销售下滑30%-40%。”一位消息灵通人士向记者爆料,该公司之前上市未成,为削减成本,除低成本甩货外,该公司前不久减人工、削砍物流广州仓库,“很多广州老员工被辞,人员流失率很高。”
此外,记者发现,曾经作为转型快时尚的旗舰标志,广州依妙东方宝泰店已经关闭。此前,位于上海中信泰富广场的Esprit大型旗舰店也悄然落幕。“为节省成本,李宁今年上半年关店1200间,预计下半年将继续关店。”李宁高层在中期业绩会上透露。
去年,73家纺织服装企业中,剔除棒杰股份和百圆裤业两家去年上市的公司后,71家公司去年员工人数缩减22179人至347068人。雅戈尔减员17199人无疑成为行业最惨烈公司,星期六、朗姿股份等也排在前五位。今年8月,鞋企达芙妮再度上演“裁员风波”,有内部员工爆料称,达芙妮在上海总部大刀阔斧地裁员近300员工。
“国内目前服装业属于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今年,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都比较严峻,竞争激烈。”汪前进表示,关店、裁员现象也比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