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总网讯:中国信托业协会25日发布的《2012年2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我国信托资产规模已突破5.5万亿,二季度增长2366亿元,环比增长4.46%。有人以横向比较信托业与其他金融行业增速,指出信托业自2008年之后的持续高增长,正逐渐积累起未知的战略风险;有人以纵向比较信托业资产规模增速,指出信托业经过2011年的持续扩张后,资产规模增速已经明显放缓。随着上半年矿产信托、艺术品信托、房地产信托的风险案例渐次暴露,有关信托风险的负面猜测也并不仅仅是猜测而已。
然而,深究这5.5万亿信托资产的各种细节不难发现,如今的信托资产结构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我们看到,信托资产“三足鼎立”的发展模式是推动信托业在相当长时间内发展的原动力,信托业在服务实体经济的道路上踩对了点。下一步,或许房地产信托还不到加码的时候,融资类信托还会继续缩小比重,至少在工商企业领域、基础产业领域,信托工具的运用将更加活跃,信托作为金融业四大支柱之一,将在顺应国家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降低全行业信托资产的市场风险。
信托资产“三足鼎立”
信托业在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的快速增长,主要动力是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和房地产信托业务,前者贡献了规模,后者贡献了利润。这三年间,银信理财合作对全行业信托规模的贡献度均在50%以上,房地产信托业务对信托报酬收入的贡献度则约占三分之一。
在监管部门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调控房地产信托业务之后,上述两项业务规模均大幅下降,自2011年以来,信托业的增长动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增长的主动力不再是粗放的银信合作业务,而演变为以机构为核心的大客户主导的“非银信理财合作单一资金信托”、以银行理财资金为主导的“银信理财合作单一资金信托”、以个人为核心的合格投资者主导的“集合资金信托”“三足鼎立”的发展模式。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指出,转型后的“三足鼎立”发展模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推动信托业发展,2012年二季度的数据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截至2012年二季度末,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再创新高达到5.54万亿元,环比增长4.53%,在2011年底基础上又实现15.18%的增长。其中,大客户主导的“非银信理财合作单一资金信托”1.91万亿元,占比34.51%;银行理财资金主导的“银信理财合作单一资金信托”1.77万亿元,占比31.95%;合格投资者主导的“集合资金信托”1.59万亿元,占比28.68%;财产管理信托(非资金信托)0.27万亿元,占比4.86%。
从发展趋势看,银信理财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占同期信托总规模的比例自2010年以来一直呈现下降态势,相比之下,“非银信理财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和“集合资金信托”无论是绝对数额还是占同期信托总规模的比例均一直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工商企业配置跃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