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粉逐渐丧失市场话语权
国产奶粉出现信任危机,洋奶粉则借此纷纷提价。
记者调查发现,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奶粉原料价格持续下降,而洋奶粉在我国的售价却节节攀升,甚至在中国买一罐进口洋奶粉的钱,在国外竟可以买三四罐。以荷兰美素1段为例,荷兰卖10欧元左右,约合人民币80元,而中国市场的美素佳儿售价要200多元。
自2008年以来,洋奶粉进入了一个集中涨价周期,3年里有4次集中的大规模调价,包括美赞臣、惠氏、雀巢、雅培等国际上比较知名的品牌均参与其中,平均每次提价约在10%左右。
洋奶粉价格究竟为何持续攀高?一家外资品牌奶粉的工作人员透露说,这其实是一种营销策略,也就是利用消费者不信任国内品牌的心理,不断推出所谓的“高端”、“超高端”等特制高价奶粉。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陈三有表示,国内奶业的振兴,奶行业必须自强,以稳定的质量、良好的信誉重塑消费者信心,重新夺回市场,增强国内企业在市场上的话语权。
“尽管经过几年整顿,目前国内也不乏具备国际水准生产水平、管理模式与经营理念的乳品专业生产企业,有些企业还在海外设立奶源基地。但是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恢复尚需时日。”于露说。
国产奶粉如何重拾人心
要想重塑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国内奶企还要花上更高的代价、更大的力气。
陈三有建议,中国的乳制品企业应潜下心来重建信心体系,从质量、安全入手,下大力气增强高端消费市场竞争力,培育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进口奶粉势头猛进会促进国内奶粉业的发展:他们在增加乳品行业竞争的同时,也将促动中国奶粉企业提高产品的品质。”于露说。
保证质量,挽回信任,企业是主体。蒙牛乳业近来新上任的总裁孙伊萍表示,企业首先要做的是提升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全心全意关注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除企业本身外,行业协会、质检部门同样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其监管职能责无旁贷。
土畜进出口商会从去年开始,已着手建立奶粉等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旨在将企业与消费者双方的需求对接起来,使消费者用得很放心、吃得很安全。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国对全国所有乳制品企业生产条件进行了重新审核,淘汰了超过四成生产条件差、质量安保能力低的乳制品企业。通过重新审核的701家企业共投入44亿元资金进行了生产条件和检测设备的改造,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记者 齐中熙 朱立毅 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