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囊括系统规划、基础制度建设、工作运行机制等五个方面
记者日前获悉,在国家标准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前期调研和论证后,“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框架”已经成型,包括系统规划、基础制度建设、工作运行机制等五个方面。同时,部委间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编制方法明确了政策指向。
据工信部透露,有关方面正在加快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标准和产品技术标准,截至今年5月,国家共批准发布了100余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家标准。电动汽车、三网融合、物联网、半导体照明等标准已进入标准化试点阶段。
记者从国家标准委了解到《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方案》在多个部门的起草下,经过多次修改完善,近期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拟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正式发布。此前,在国家标准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四部委合力推进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四项国家标准顺利完成,该四项标准于3月1日起实施。
一段时间来,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在北京、江苏、福建等十余个省市进行了调研论证,摸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和问题。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调研,有关主管部门了解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技术前沿领域,标准体系尚不成熟完备,标准缺口较大。”
多部委的联席会议明确指出“需要形成一个总体指导框架,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同步开展产业链上各环节、各类产品的标准制定,形成重要领域标准全面覆盖和配套的局面。”
经过部委的调研和论证,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导框架”已经成型。这一框架明确了五方面指导原则:
一要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紧密跟踪国家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进行标准系统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根据《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完善相关制度,在确保工作有序、高效运转的同时,提高工作组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加强宣传,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三要提高工作水平,建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协同机制,利用标准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为平台,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实现产业技术研发、标准化、产业化有机衔接,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