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丽2011年财报披露,鞋类业务185.33亿元,运动服饰业务为104.12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2.55亿元,目前公司的市值超过1250亿港币。从收入比例来看,百丽在很多时候扮演者零售商的角色,截至2011年第,百丽在全国拥有14950个自营零售门店,其深知零售管理之道。正是由于如此近距离、大范围地接触消费者,百丽对消费者需求方式的变化非常敏感。
但貌似强大的背后,百丽有深重的危机感。事实上,百丽多品牌、全链条的商业模式之所以独步天下,与中国百货业“商业地产”的利润机制密切相关,商场普遍采用“流水倒扣”的形式,不太多介入到运营,百丽做好一个品牌后,完全可与商场谈判,在临近租下铺位,再做起一个品牌,形成聚合效应。现在,事情在慢慢起变化:国际大量百货公司采用“买手制”,由商场进行品牌运营,此前,百丽自有或者代理的品牌较为强势,成为招租的必选,但随着品牌日趋多元化,竞争日驱激烈,Nike、Adidas之类由于扣点较低已不再为百货商场追捧。那么,这是否会动摇百丽既有的地位?
线下零售业态变革正在静悄悄地发生,于是,百丽尤为关注电子商务的价值。据优购网CMO徐雷介绍,其实百丽早在2008年起就开始试水线上业务,“先做的是淘宝,百丽是淘宝商城一开业就第一批进入的传统品牌,也是淘宝鞋类的第一;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做B2C的分销,给一些B2C平台供货;再往后它就做了独立官网淘秀,淘秀的定位是百丽集团官方电子商务网站,有点跟海尔商城、联想商城类似,直到2011年上半年还只卖自有产品,代理产品一概都不卖。”
当好乐买、乐淘等专业鞋类B2C平台出现的时候,百丽的决策层开始思考,自身是不是可以有条件去做类似的事情?如果要做,那主持的CEO是否要找一位专业的电子商务人士?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在2011年初,百丽即决定由更有经验的B2C运营团队来运作一个独立的B2C平台,而之所以选定张学军担纲,因为“张曾担任CEO多年的助理,在集团内部的资源调动方面非常有优势,曾长期负责新兴业务,在集团内部对电商业务的理解比较到位”。2011年4月,徐雷和张小军加入优购网的管理团队,此前他们分别担任京东商城和凡客诚品的副总裁。
在百丽线上战略布局中,优购网无疑是一枚重要棋子,但不是唯一。事实上,百丽的线上策略选择三方布局,在淘宝的电商项目仍在延续,同时,也没有停止向其他B2C平台供货,“优购网是百丽3个平行电商项目中的一个,现有仓储设施同时向其他两个项目发货,”徐雷说。优购对百丽的意义,大体等同于购买了一份战略“保险”,在消费形态变革的大戏中确保自身不会缺席。
零售基因
优购网身处百丽战略之中,其所能够享有的“特权”自然也是很多鞋服类B2C望其项背的。
“优购网可以以百丽分公司的身份去参加百丽订货会,然后再和百丽线下业务协调资源。”徐雷表示。而其他鞋类B2C企业只能去百丽电子商务部寻找供货资源。与此同时,优购网还能分享百丽体系内快速补货的流程。“在非标准化的时尚产品行业,零售商参加订货会都会确定一段时间内的订单,但品牌商只会提供一部分,余下按当季销售情况进行补货。这个流程控制的好坏就决定了线上企业的运营状况”。百丽拥有自己的工厂,可控性好,速度快,优购网自然可以借此减少库存压力。
服装鞋帽类的商品特点是,除了过季款能拿到现货,新款普遍采用期货制,要提前半年进行货品的准备。“以衬衫为例,衬衫属于在整个服装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