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抢购“洋品牌”成风 中国食品巨头曲线自救


[  羊城晚报    更新时间:2012/4/26  ]    
    中国品牌总网讯:在外资品牌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围剿并购之时,国内品牌也纷纷展开海外并购。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在去年完成中国食品行业迄今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案之后,又被爆欲以100亿元人民币收购英国第二大早餐麦片品牌维他麦。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光明食品,国内食品业巨头中粮、新希望、娃哈哈等也纷纷开始觊觎“洋品牌”。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背景下,中国食品企业变身“洋企业”,目的显然在于通过“洋品牌”所达到的国际标准,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和国内消费者的信任,进而重新杀回国内市场“曲线自救”。

  光明欲100亿元购维他麦

  近日有媒体爆出,光明食品正与英国麦片生产商维他麦的所有者利安资本进行接洽,希望能够成为这个英国第二大早餐麦片品牌的新东家。目前,光明和利安都未向记者透露任何有关收购的具体细节和进展,外界唯一知晓的是双方洽谈的收购金额高达1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00亿元。

  据悉,维他麦是英国第二大早餐麦片品牌,维他麦产品在英国市场占有率为7%,2010年,维他麦的销售收入近4.5亿英镑,税前利润2040万英镑。2004年,维他麦被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利安收购。

  “近两年来在海外并购道路上表现最活跃的莫过于光明食品集团了。”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如果光明食品此次海外收购能够成功,将是中国食品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案,而其刷新的也将是自己于去年保持的最大纪录。

  去年,光明食品收购玛纳森食品75%的股权,收购金额约为5.3亿澳元(约合5.6亿美元),是中国食品业迄今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案。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光明食品近两年来实施的第六次海外并购。而此前其5次海外并购中仅有并购新西兰信联乳业获得成功,其余四次均以失败告终。

  在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看来,光明屡次收购外资的目的,首先在于,加大海外扩张,拓宽海外市场;其次,扩大自身产业链,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再者,增强品牌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及影响力。

  国内食品巨头抢购“洋品牌”

  光明食品近两年来海外并购热情空前,而与此同时,众多国内食品企业开始在海外收购方面布局。

  据了解,2010年以来,中粮集团相继收购了智利葡萄酒酿造企业比斯克特酒庄和法国波尔多的维奥庄园。2011年7月份,中粮集团宣布持有澳大利亚糖业公司TullySugar接近99%的股份。

  而新希望集团在去年也同样启动海外收购,目标是新西兰的一家主要经营农资和畜牧业的农业公司。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表示,这是新希望第一次进行海外收购,未来5年,新希望将积极拓展海外领域,未来的海外收购对整个农业产业链都会予以关注。

  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宗馥莉前不久向媒体透露,她觉得现在是娃哈哈走出去的合适时机,最近跟投行也有接触,考虑一些并购或合资的项目。宗馥莉坦承,国内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对中国食品在国外的认可度有负面影响,“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中国企业做的东西都是差的”。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卡伯尼入驻拍拍旺品牌商城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金威或45亿元卖身燕京 广东啤...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