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取得消费者的认可,海外并购或许是一条捷径。
就在近日,鹏欣集团收购新西兰16座农场的申请获新西兰政府批准,鹏欣集团将成为国内首家在新西兰收购奶源的企业。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并购案例已达32宗,金额达102亿元人民币。而在此前的2005-2010年6年中,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并购案例总数仅为49宗,金额近200亿元人民币。
借道“洋品牌”意在曲线救市
国内食品巨头为何纷纷投身海外进行并购?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企业供应链安全问题日趋恶化,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消费者纷纷用脚投票。这也迫使食品巨头把目光投向海外,谋求收购国外高端品牌及上游产业链资源,以加强产业链控制及自身竞争力。进而获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这种曲线救市,也可谓是无奈的选择。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质疑,这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的“洋品牌”战略,这样的并购目的不是借助洋品牌的海外影响力去拓展海外市场,而是将洋品牌的目的地锁定在中国市场。借助“被中国化”的洋品牌,反攻中国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多数消费者容易直接被产品的外国名字所迷惑,而这些被中国企业并购的洋品牌,则可以换个“马甲”借助国内食品覆盖中国市场,并形成口碑。
“食品安全的频发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形象,这种负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周思然表示。(记者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