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贵州茅台201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国内营业收入为96.19亿,国外营业收入为2.06亿;在2010年年报中披露其当年国内营业收入为112.23亿,国外营业收入为4.09亿。虽然两期报告的国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超过30%,但同时期国内营业收入仍是国外的30~40倍。
2011年1月,纽约的法拉盛广场附近华人聚集,即将回国过年的人们一箱一箱地购买着飞天茅台,原因很简单——国内外价差巨大。
当时法拉盛1000ML装的飞天茅台仅230美元一瓶,而中国国内500ML装的同种酒价格为1200元一瓶,价差几近一倍。时隔11个月,2012年元旦将近,飞天茅台在国内部分地区单价已达2100元。这还不算什么,茅台集团旗下贵州天朝上品酒业(国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袁进向媒体透露,3年内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或将突破5000元一瓶。于是,一场由茅台自身引发的“奢侈品”的争议成为焦点。
未必能上榜的茅台
“即使茅台走完了所有申报流程,最后它也未必能进入TOP100世界奢侈品榜单。不过其本身中国奢侈品的地位不容置疑。”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秘书长欧阳坤告诉记者。
世界奢侈品协会(WORLDLUXURYASSOCIATION,简称WLA),国际非营利组织成员,2003年成立。协会拥有世界各国700多个奢侈品企业会员与各国贸易组织授权,专业从事奢侈品品牌的管理、市场调查、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促进、政府协调事务等,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研究与管理的权威组织。
欧阳坤于2004年开始在中国国内从事顶级奢侈品游艇的代理销售,次年游学欧洲研读奢侈品管理学科。2006年他在纽约的一次活动中巧遇WLA的负责人,进而成为其中国地区首席代表。
“此次的TOP100奢侈品榜单并非针对中国,而是一个世界性的研究报告,因此门槛也比较高。”欧阳坤介绍。
一个月前,茅台方面曾联系过该协会中国分部咨询参选进入该榜单的流程和可能性。“通过初步筛选,我们认为茅台有资格申报,工作人员要求其提交该产品在全球各主要奢侈品市场的门店分布、销量以及各国销售价格等详细数据。”欧阳坤说。
“此后不久,可能茅台该项目组个别执行人员向媒体透露了这个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事情就不了了之。协会目前并没有收到茅台提交的详细数据报告。”
在欧阳坤的印象中,茅台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比较低,国外的奢侈品消费者对其认知不高,因此虽然其在中国奢侈品的地位毋庸置疑,想要竞争世界奢侈品TOP100品牌,还是存在争议。
据贵州茅台201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国内营业收入为96.19亿,国外营业收入为2.06亿;在2010年年报中披露其当年国内营业收入为112.23亿,国外营业收入为4.09亿。虽然两期报告的国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超过30%,但同时期国内营业收入仍是国外的30~40倍。
中国大陆:没有奢侈品牌
在WLA全球的700多名企业会员中究竟有没有中国大陆企业?
答案显然让人失望。欧阳坤承认:“应该是没有,即使有,也是国际品牌在中国大陆的代理商。”
该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700多家企业会员中不仅包括了欧美的传统奢侈品牌,也包括新锐设计师的品牌,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品牌也位列其中,其中包括俄罗斯、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的品牌。
分解奢侈品产业,会发现这个产业共包括私人飞机、游艇、豪华汽车、箱包、葡萄酒、烈酒、化妆品、服饰、珠宝、家具等十几个行业。
白酒的奢侈品牌环境显然最为成熟,在这位WLA中国区首代的眼里,茅台和五粮液就如同汽车业中的奔驰和宝马,各领风骚。
“世界市场对白酒的接受度显然影响了这两个品牌走出去的脚步,其次,这两个企业由于国有资产背景,对于在国际上塑造奢侈品牌形象还存在着认知度和接受度上的困难。”欧阳坤表示。
茶叶和珠宝行业存在的问题相似。它们都是中国独有的(这里的珠宝行业主要指白玉),因此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有条件不战而胜。只是这两个行业都缺乏标志性的品牌,经营状况有些混乱。
白玉市场的流通环节也是其发展的瓶颈。卡地亚和宝格丽等一线珠宝品牌目前的宝石原材料中没有白玉,由此可见世界市场对其接受度并不高,说到底还是属于“关着门自己跟自己玩的奢侈品”。
真假难辨、家族式作坊生产、缺乏国际化运作,是茶叶和白玉市场诞生奢侈品牌的三大障碍。分析人士认为,只有大资金大品牌的行业整合割据才是国际化必经的道路。
“这次TOP100奢侈品榜单评选过程中,除了茅台联系过我们以外,还有国内的金饰和玉石企业也来咨询过,他们的品牌就连我都没听说过,很遗憾第一关就给筛选下来了。”欧阳坤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