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认为,在时尚界能请得动“老佛爷”这样的祖师爷级设计师,不是品牌底子够硬,就是花了大价钱。但实际上,这些顶级的设计师本人也非常愿意,并常常主动和其他品牌合作。那有人会问:这些设计师不缺名又不差钱,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找闲活儿干?
时尚小众傍大牌
最近,瑞典平价时尚品牌H&M和范思哲(Versace)的合作,终于在媒体的一通狂轰滥炸之后烟消云散。虽然不知道最终有多少80后、90后消费者得胜而归,但就冲着那堪比春运的彻夜排队的盛况,H&M和范思哲又做了一次极为划算的品牌宣传。显而易见,这种平价快时尚品牌与奢侈品牌“联姻”的商业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其实,不光廉价的快时尚品牌喜欢傍大牌,小众的奢侈品牌也喜欢这么做。
最新的一个例子当属11月刚进入中国的意大利都市时尚品牌HOGAN。HOGAN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不过要提起它的“同门师姐”,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那就是早已在中国大红大紫的TOD’S。TOD’S以女人味儿十足的豆豆鞋和真皮手提包闻名。而HOGAN走得则是完全不同的路线,它更加的摩登和中性,这点倒是很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如今的年轻女性越发好强独立,连当年的“花瓶”范冰冰都被称为“范爷”了,中性风格的HOGAN在中国不愁找不到“对象”。据说“内增高”这个概念,最早也是从HOGAN的Interactive鞋发扬光大的。
像很多其他的小众时尚品牌一样,要想跻身中国这样的大市场,最好的办法之一,便是和一线的大牌设计师合作。HOGAN的老板、同样也是意甲佛罗伦萨队主席的Andrea Della Valle先生和“时尚大帝”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私交甚密,因此,这次邀请到他为HOGAN设计了2011/2012秋冬系列的产品,为进军中国壮色。
一般认为,在时尚界能请得动“老佛爷”这样的祖师爷级设计师,不是品牌底子够硬,就是花了大价钱。但实际上,这些顶级的设计师本人也非常愿意,并常常主动和其他品牌合作。那有人会问:这些设计师不缺名又不差钱,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找闲活儿干?
首先,像卡尔这样的设计师都拥有自己的独立品牌,为其他品牌的产品担任设计就是对自己品牌最好的宣传。其次,像卡尔这样的顶级设计师,既要担任香奈儿(Chanel)和芬迪(Fendi)的创意总监,还要拍纪录片,写自传,同时经营自己的品牌,对不起,华尔街的投行们可不会砸钱给你,这些事情都得设计师们自己掏腰包。
所以,看似光鲜的外表下面,其实都有一个辛酸的背影,时尚圈也不例外。看过卡尔纪录片的朋友一定会记忆犹新:这位纵横时尚界数十载而屹立不倒的战士,白天前呼后拥、歌舞升平,晚上一个人安静下来,还在灯下伏案画设计草图,直到天明,常年如此。
但是,毕竟老卡的江湖地位摆在这儿呢,对于那些尚见不到出头之日的年轻设计师来说,能否获得品牌的赏识则显得更加现实与迫切。和娱乐圈、体育界一样,时尚界也有很多“星探”,他们受雇于品牌,通过时装秀和其他途径挖掘未来之星。在卡尔之前,HOGAN就曾找到了当时还未走红的美国年轻新锐设计师Thakoon,并请他为HOGAN设计了多款产品。
从某种层面上说,时尚这个东西其实很环保,因为它总是在不断地循环。几十年前的潮流,很可能一眨眼就成了明天的流行趋势。不久前,在纽约和伦敦举行的2012春夏季时装周又回归了迷失多年的运动风。卡尔为HOGAN设计的2011/2012秋冬系列,正是借鉴了80年前意大利体育服装的那种风韵和感觉。比如那件手风琴式的黑色棉外套,若隐若现的竖条纹,使得坚毅冷峻的线条感呼之欲出,古典风范与街头情趣并存,谁又不想拥有这样一件卡尔·拉格菲尔德设计的服装呢?以往冬天穿棉质运动服,除了保暖,多数都和运动有关。而现在,它不再只是为了运动,更成为一种街头时尚。
这次的HOGAN by Karl Lagerfeld依然秉承了卡尔一贯的简约风格,衣服鞋子加起来总共不过20款。对于一个时装设计师来说,为品牌设计一个超过100款服装和鞋子的系列,并不能证明你有多厉害,反而会说明你不知道要的是什么?所以,真正大师设计的款式,来回来去就那么几件。
其实,多了一个卡尔·拉格菲尔德,多了一点儿“运动与流行”,这些都不重要。时尚这东西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挑选的标准其实也不难:喜欢,看着美,穿着又舒服,就拿下!
卡尔拉格斐尔德为HOGAN创作的手绘稿
Fabio Novembre for Hogan Future Roots projects. Photo by Ornella Sancass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