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加盟商的存货水平,借接的增加了李克公司的销售额,也增加了李克公司的应收帐款,本来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杠杆,支撑起李克公司漂亮的业绩表,然而现在杠杆却意外的折了,老A们在叹息,李克公司也叹息不已。
然而,2009年10月,国庆节刚过没多久,有几个区域的李克品牌的专卖店关张了,而在全国范围内关张的李克店铺并不在少数。难道是市场恶化了?似乎不是,专业机构都对这个行业持乐观的看法,认为这个行业每年的增长速度在16%~25%之间,而去过的一年,李克公司的业绩更番了一番。那么问题究竟出在那里?
老A是李克的北方某县城的加盟商,先后在2007年和2009年开设了二个李克专卖店,对于关张的原因,用老A的话说李克的货品一季未清,一季复来,存货积压甚多,库存大,于是打折促销成了李克指导零售商们惯用的手段,遇到大的节假日只有做买一赠一或者买一赠二才能吸引到顾客,产品的正价率几乎不能保证,品牌形象很难树立,店铺几乎成了折扣店。和老A类似经历的加盟商并不在少数,亦有经销商表示,新开店铺开业过快,对市场调研不充分,当时为了享受新的市场政策而匆匆开店,风险预测不够,开店后铺货一波接一波,销售却与之前预测的相去甚远,销售达不到,市场支持政策就打了折扣,以至没钱补应季的新货,库存老货自然吸引不到消费者,打折卖不动了最后只能关张。老A们将店铺转让出去,或者将店铺和存货一起转让给李克公司的分销商,“净身出户”。
提高加盟商的存货水平,借接的增加了李克公司的销售额,也增加了李克公司的应收帐款,本来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杠杆,支撑起李克公司漂亮的业绩表,然而现在杠杆却意外的折了,老A们在叹息,李克公司也叹息不已。
李克公司,向来计划性很强,每年开设多少家店铺,店铺保有量多少,每家分销商的销售指标是多少,都具体分配到每个运营部的高层身上,由运营部负责将指标分配给分销商,区域分销商再将指标分解到每个地方加盟商。表面上看,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行业的很多公司都这么操作的,这些策略也得益于行业人才交流而来,但是李克公司2008~2009年度对分销商和加盟商的加压过猛,终端的存货达到高位,分销商和加盟商只有过度的开发零售资源,高额的折让和激进的促销活动,让库存水平短期内回归到可控的范围,然而对品牌的形象,特别是正价率的维持带来了很难修补的伤痕,给消费者的感觉是:李克的产品,非打折不成交。
曙光初现
如何改变“非打折不成交”的李克现状,成为李克公司高层面临的一个急迫的问题。
开发新品类 树立专业形象
2010年1月,李克公司先后与“青藏登山队”、“北科极地考察队”签约,成为“青藏登山队”的主赞助商和“北科极地考察队”的独家服装装备供应商,同时李克公司推出“獒”系列、“雪莲”系列、“极光”系列等专业户外运动装备和大众户外运动装备,先期有户外鞋,冲锋衣,帐篷,雪地靴等产品上市,李克公司将依托户外运动品类,开设户外用品专业店和户外用品专柜。在户外运动界,“青藏登山”和“北科极地”都以专业严谨而闻名业界,与他们的合作,意味着专业的产品和过硬的品质,而借着“青藏登山”和“北科极地”的名头李克公司顺利切入新的运动领域,将塑造出一个专业的和大众的运动装备品牌的新形象。
频频出手 赞助群众体育活动
2010年2月,李克公司取得“三亚国际马拉松赛”的赞助权。
2010年4月,李克公司签约全程赞助“全民健身月”所有体育活动。
精益品质 注重创新
2010年2月,李克公司的“锐翼跑步鞋”获得专业鞋类设计大赛银奖。
2010年3月,李克公司与“中华运动科学研究所”和“健民体育医院”共同建立运动科学研究中心。
开发和进军新的品类,与专业的合作伙伴合作,帮助李克公司塑造出专业的新形象;加大营销及公关活动,提升李克品牌的曝光度和品牌知名度;加大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这一系列的动作成为李克团队重塑新李克的有力措施。
高位的存货,在整个服装行业都不泛例子,能举的起,放的下者叫举重,举的起放不下者,叫负重。李克,举重前行,路虽远却曙光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