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漫步在整个建筑的中心地带回廊,看到最多的就是巨型鞋子。这不,在工场间的草坪上还立着一个4.7米长的女士高跟鞋,作品名为“Priscilla”,由Joana Vasconcelos创作。据说另有一双运动风格的大鞋是从中国运来的。
谈及LV,相信对于徘徊于流行前线的人们来说,并不会陌生。拥有一件LV的产品,更是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梦想。近日,记者来到了LV制鞋圣地,亲眼目睹倾听了路易威登鞋履的神话传说。
“当我看一只鞋的时候,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所体现的优雅,这种优雅来自于精湛的手工工艺,而情感和对卓越的不断追求则是这种技艺的内涵。” ——路易威登鞋履部门主管Serge Alfandary
驱车从意大利威尼斯的外岛出发,大约前行1个多小时,到达相隔33公里的Brenta河岸时,会看到一栋像鞋盒一样的建筑。也许沿路听到了太多关于这一带历史上的经济故事——从起初的低谷发展至今,这个面积14000平方米高达7.5米、标着“Louis Vuitton”标志的平行六面体让我们更为好奇了。
这里就是Fiesso D’Artico制鞋工场,出自设计师Jean-Marc Sandrolini之手,2009年9月正式揭幕后,路易威登将设计室、生产工厂、艺术展览馆和培训中心融合在同一栋建筑中,宣布了对传统的回归。
路易威登所有的鞋履系列都出自这里。
名不虚传的鞋子博物馆 满工厂都是艺术气息
“虽然从外部看这个建筑是透明的,但实际上能很好地隐藏内部情况,我们不会那么容易从外在一眼便知里面的秘密。”这显然是路易威登的负责人鼓励我们继续深入探究吧。
当天下着雨,阴冷的天气把凉意透进了身体。不过当我们一行人下车准备快速冲进这个冬暖夏凉的工场热身且一览究竟,却被门口一只巨大女士高跟鞋吸引:Jean-Jacques Ory的雕塑作品,鞋子里绘有Botticelli的作品《维纳斯》。
漫步在整个建筑的中心地带回廊,看到最多的就是巨型鞋子。这不,在工场间的草坪上还立着一个4.7米长的女士高跟鞋,作品名为“Priscilla”,由Joana Vasconcelos创作。据说另有一双运动风格的大鞋是从中国运来的。
整个工场的艺术氛围在每一角落都能感受到,走累了,被风吹冷了,可以走进工场中心的展览馆,这个263平方米的区域是用来介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并配以主题展示。喝口热饮、享受精心制作的三明治,一边开启一个迷你博物馆和鞋类图书馆之旅。而现场展示的作品包括中国制造的硬如木头的皮制长靴、马哈拉尼产的拖鞋等在内的历史上出现过的设计。还有日本艺术家Yayoi Kusama用墨水绘制的脚印,Andy Warhol的原始画作系列等。
再深入些步入展览馆的延伸区域,就来到了培训中心,整齐排列的椅子让人感受到这满屋子的艺术气息可不是唾手可得的。
创新不分季节 这是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地方
能让人天马行空的,自然就是设计室了。
路易威登的这个大“鞋盒”里包括了四个工坊(精美女鞋,软皮平底鞋,旅游鞋和男士经典鞋履)、还有一个设计室和一个规划部门及其综合质量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