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中时机代表着一切。当苹果无法创造出优秀产品时,也正是乔布斯在NeXT碰壁之时。乔布斯和苹果又走到了一起。
专注于系统思考
乔布斯欣赏的公司是索尼。
我们曾到日本拜访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先生,他跟乔布斯一样拥有同样的高端标准,崇尚有美感的产品。盛田昭夫先生显然也是史蒂夫偶像之一。
我记得盛田昭夫给了乔布斯和我每人一台第一代索尼Walkman随身机。我们从没见过这样的产品,因为当时没有哪款产品能与之比拟。乔布斯被这台Walkman深深吸引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开他的那台机子,观察每一个零件,研究它是如何安装、制作和打磨的。
乔布斯对索尼的工厂也很着迷。索尼的工厂里,工人穿着颜色不同的制服——绿色、蓝色……什么颜色取决于他们的职能。这些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无可挑剔,这也给乔布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Mac工厂也是如此。虽然里面的工人没有彩色制服,但工厂的每个细节都如同我们所看到的索尼工厂那样精美。史蒂夫很希望做到索尼那样,他不想学IBM,也不想学微软,他想成为索尼。
乔布斯研究了普拉哈拉德的《数字未来》一书。日本公司都是从零件市场份额起家的,有的主导了感应器市场,有的公司控制内存市场,还有的主宰着硬盘市场。然后他们会利用零件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慢慢才向终端产品转移。谁主控关键零件的价格谁就占有优势,但这不适合所有的数字电子产品。
今天可以看到,随着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兴起,索尼至少在过去15年间出现了很大问题。他们的部门已经完全形成“管道式”组织。软件部门的人不与硬件部门的员工交流,硬件部的不与零件部门的交流,零件部不与设计部沟通。各组织部门间常常出现争论,他们都自大且墨守成规。
索尼本可以做出iPod,但他们没有,苹果做出来了。iPod是乔布斯方法论的完美例子。乔布斯一直采用终端对终端的系统。他不是设计师,但是位伟大的系统思考者。其他公司一般只会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把其他工作外包出去。iPod的供应链像产品本身的设计那样成熟。供应链面对的挑战除了用户设计,还有统一的完美标准。这是完全的创新。
乔布斯从系统的角度思考设计,并且坚持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和掌控。他认为,如果开放系统,就会有人为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将会使用户体验大打折扣,乔布斯不会推出用户体验打了折扣的产品。
乔布斯的设计方法论十分正确,即使25年前,他的首要设计理念就集中在几点:只盯住苹果的系统,从不折中妥协,只与最精美的珠宝做比较,从不与其他产品比较。所有这些标准没有人能想到。其他人只是经历了一个产品的进化过程。
乔布斯相信必须控制整个系统,由他作每一个决定。这一切都是为了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贯穿整个端对端系统,无论是电脑桌面或是iTunes,都是端对端系统的一部分。
观念创造现实
乔布斯之所以找我加入并不是因为我了解电脑,而是因为我既有设计的背景,又有产品营销经验。乔布斯和我经过几个月的互相了解后,我才进入苹果公司。史蒂夫没接触过营销,但如果他觉得一些信息很重要,他就会尽可能多地去汲取,这是典型的史蒂夫行事风格。
曾有件事他听了很入迷:我向他描述如何通过改变人们的观念,让百事可乐成为消费者塑造自身形象的一种符号,从而令其销售业绩大大超过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一直以可乐本身为营销重点。而百事可乐重视喝可乐的人本身。我们让人们看到,骑自行车、滑雪橇、放风筝或滑翔,做不同的事情的人最终都会喝百事可乐。百事是第一家进行生活方式营销的公司。
彩色电视机和19英寸电视机出现后我们就开始做电视广告。我们没有找电视广告公司,因为他们都在为小屏幕的黑白电视制作广告。我们到好莱坞找了最好的电影演员,为我们拍摄60秒关于生活方式的电影。
当然,做这些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观念:百事第一。因为除非你的观念认为是第一,你才能成为第一。你必须做得像第一。
乔布斯对这种现象非常着迷。我们谈论了观念如何引导现实——如果你要创造一个现实,你就要创造这种观念。史蒂夫很喜欢这种想法。
我们那时做的很多事情和我们的营销都将重点集中在何时将Mac推向市场。他创造了高水平的期待观念,使人们想去了解这款产品的功能。Mac最初还没有太多功能,所有的技术都用来提高用户体验。实际上有人反馈说它像一个玩具,不能做什么事情。但随着技术不断壮大,Mac最终能实现很多功能。
史蒂夫的天赋在于,他能将新的发现理解之后想方设法融合到他的设计方法之中,一切都围绕设计。我在苹果的时候,史蒂夫从未改变过他的首要原则,只是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乔布斯曾问我:“百事怎么想出这么好的广告?”他问是不是百事挑到好的广告公司。我告诉他实情,首先必须要有一款令人兴奋的产品,这样才有机会做大胆的广告来呈现它。
好的广告来自好的广告客户。最有创意的广告商都想跟最佳的客户合作。如果你不懂得感谢出色的工作,不愿意冒险尝试新鲜事物,对有创意的东西不感到兴奋,那么你就不是最佳客户。
很多大公司都有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人。CEO在广告完成前都很少去了解公司的广告。在百事和苹果可不这样,我确信史蒂夫现在也不会这样。他总是固执地参与到广告、设计和其他一切方面。
另一个能说明他有才能的例子是苹果零售店。乔布斯找到当时一位零售业高手The Gap的主管Mickey Drexler加入苹果董事,向其学习零售。结果乔布斯不仅学会了零售,而且设计出世界上最好的零售店,我从没见过比苹果零售店更好的商店。它不仅是世界上每平方英尺收入最高的商店,也为顾客提供了超凡的消费体验。
苹果零售店总是挤满了人。与之相比,索尼中心、诺基亚商店却总是门庭冷落。其他商店只展示商品,而在苹果商店,你可以触摸和感受商品,身边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在购物。它展示了拥有苹果产品的人们过着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
使用产品的体验并不完全在用户体验,也在于广告如何呈现产品和产品设计。乔布斯对产品的安装和外观要求也是一个传说。只有真正的设计师才会注意分割线、挡板这些微小的细节。
即使别人看不出什么问题,乔布斯也会否决自己不满意的方案。正因为他具有如此高的标准,人们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苹果是怎么做到的?苹果是如何生产出如此神奇的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