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温州企业从全国大量收购鸭舌、鸭掌以及鸭腿、鸡腿、鸭翅、鸡翅、鸭肫、鸡肫等,鸭身、鸡身往往被北京、山东等地企业采购,这些“鸡零鸭碎”曾为温州人带来极高利润,也催生一批挺红火的农副产品品牌。
温州企业从全国大量收购鸭舌、鸭掌以及鸭腿、鸡腿、鸭翅、鸡翅、鸭肫、鸡肫等,鸭身、鸡身往往被北京、山东等地企业采购,这些“鸡零鸭碎”曾为温州人带来极高利润,也催生一批挺红火的农副产品品牌。但令人奇怪的是,今年原材料这么贵,有钱却还是买不到货,很多鸭舌生产商想多备点原材料也难,而往年,想进多少鸭舌就能进多少。
“除了几家著名鸭舌品牌,许多中小鸭舌供应商都面临难题。”一名二线品牌的企业老板向记者诉苦说,接下来将逐渐迎来年货购置高峰,原材料的价格没准还会“跳龙门”,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疯狂
鸭苗卖出历史最高价
往年鸭舌原料料众多,今年为何这么少?
业内人士透露,里头的原因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记者拨通了山东三和集团营销人员杜先生的电话。山东三和集团是供应爽康、初旭、藤桥等温州几大鸭舌食品生产企业的大型上游企业。
杜先生告诉记者,鸭舌作为一种特殊食品,具有稀缺资源的特点。他们企业一个月约需要3000万只鸭苗,自产1000万只,剩余2000万只得从外头购买。但今年南方旱涝,北方极寒,到处是一窝窝病鸭,这令鸭苗大幅减产。现在鸭苗每只9元,足足是四五月前的4倍,差不多是历史最高价。他们企业卖给温州企业的鸭舌即使每吨8万元,也并没有多少利润。归根结底,这钱还是被上游产业链生产鸭苗的种禽养殖业给赚了!杜先生表示浙江就有很多鸭苗企业,记者完全可以向他们证实。
“千万别以为我们都赚大了!”杭州千岛湖一家种禽养殖企业经营人金志康告诉记者,今年全国性的鸭病严重,种鸭死了不少,幸存下来的鸭苗企业是发了财,但很多企业也没赚到钱。往年一只鸭苗1元钱都出现过,很多鸭苗企业艰难经营,今年好不容易卖到9元一只,但却遇上了“病害年”……记者联系宁波另一家种禽养殖企业,老板的回答也语带保留,他说今年饲料涨、运费涨,他们其实也没赚到多少钱。
猜测
民间游资介入“炒鸭舌”
鸭舌上游产业链纷纷声称自己“并没赚到多少钱”。眼下“通胀”声响成一片,鸭舌暴涨是不是游资干的好事?
温州民间资金充沛,眼下炒楼、炒股等都已风光不再,市场上的确有部分游资专爱瞄准资源相对稀缺的农产品。记者在采访中,几家鸭舌生产企业都不承认自己有囤货行为,只认为自己是“稍有备货”,他们同时解释这是用于生产销售的,不是用于倒卖牟利。但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从去年起,他们中一些人便开始感觉到鸭舌收购的难度在增加,市场上有闲钱开始在流入,这些钱有多少?最终去向如何?谁也不能给出详细的说法,但大家现在看到的,却是鸭舌价格实实在在的增高。温州市投资协会一名不愿公开身份的人士分析说:“鸭舌是温州人的特产与喜好,它不是什么大宗货物,国际、国内热钱进入该行业一般不太可能,但温州本地闲钱涉足其间完全是有可能的事。”这名人士同时认为,因为鸭舌的市场总量并不大,往往不多的闲钱,便可影响到整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