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勇:价格提升是一个趋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其中有两个成本在不断的上升:第一是加工成本,因为我们商业模型里没有自加工工厂,所以我们要跟工厂进行合作,劳动力成本上升在近几年显而易见;第二方面就是零售商,零售店也有很多销售人员,人跟商场租金的成本上升趋向也非常明显。
我们的产品每一年每一季涨3%、5%,还是10%、12%,是根据每一季产品自己的判断,以及原有这个品牌资产是不是持续在提升,根据这些报告来看怎么去做。因为品牌是看其忠诚度以及分层消费者的。
“主战场”的转换
《当代经理人》:现在很多运动品牌都在拓展内地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李宁产品的加价力度是否忽略了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呢?现在耐克在降价,而如果李宁加价,会不会对二、三线城市的销售有影响呢?
张智勇:我们的产品提价没有忽略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其实国际品牌在众多二、三线城市市场份额并不低。
一个问题都有正极和负极,一个品牌降价同时也会带来头脑份额的损伤,这点确信无疑,因为每个定价策略的区间本身就是一个品牌最关键的支撑点,所以说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看我们考虑的是什么,而是要看我们最关键竞争对手的考虑重点。举个例子,有两个品牌差不多的产品A和B,A的价格原本是600,本来A、B价格不一样,如果A的价格降到500,那么它的头脑份额消费者就会降低;相对来说,B的价格不变,那么B的价位段就会攻击A的价位段,结果就是B会获得更多的头脑份额。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品牌和价格是一个结果跟一个表现,同时还要定位你要什么样的消费群,消费群是最关键的,消费群喜欢了,价格也就合理了。
《当代经理人》:以去年为例,李宁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是多少?您希望经过多少年时间,现在的品牌重塑会带来市场份额的提升?
张智勇:我们一般不会公布这个数据,但是我们内部都有清晰的比例。我可以说我们在中国一线城市这几年,市场份额是在跟竞争对手,也就是国际品牌不断拉近的,而不是被拉开的。
我希望8年时间李宁成为中国的第一,如果要成为中国的第一,平均市场分到一线城市第三位是一定的,但是关键是怎么提到第二位和第一位。
《当代经理人》:跟耐克的距离会不会缩小到10%以内?
张智勇:希望越来越小,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每一年涨价,都要做品牌的创新,一般做品牌的公司,每年都会做一个价格敏感度测试,都有问题问消费者溢价水平在什么点比较合适。这是一个相对问题,消费者永远是在买一个性价比,我所谓的性价比不是价格,而是产品拥有的内涵和功用,觉得可以卖四百块钱,你就可能定位在四百块钱,如果有可能进入下一个阶段,那么这个品牌就可以定位在460块钱。产品上面还有一个大的帽子,就是品牌,所以要看品牌价格的临界点的满意度是多少,根据这个再去看第二年产品的创新程度,用自己的知识去判断,以及消费者对你的反馈,这两个都要考虑,这是相对问题。
《当代经理人》:是不是拉近跟耐克这样一个品牌的距离,跟耐克直接进行竞争,就要在一线城市做足文章?是不是因为李宁以前主要在二、三线城市消费情况并不怎么样。
张智勇:中国品牌事实上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份额都是比较高的,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都是比较低的,我从来也没有说过,我们在一线市场份额是高的。品牌重塑真正要解决的,是我们如何在一线城市突破我们的品牌份额跟头脑份额,这是最关键的。
《当代经理人》:那如何突破呢?
张智勇:刚才说过,为什么要品牌重塑?坦率的说,一个产品被高质量制造出来,在今天的环境里面不是问题,但是为什么制造出来不被消费者认同呢?问题不是产品本身的原因,而是品牌的溢价,这个溢价就是情感的溢价。在这个溢价里面,体育品牌会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也就是体育资源。体育品牌最终竞争的是什么?是冠军,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冠军才能让别人喜欢你,因为冠军就有一个。所以最终体育竞争都会集中在运动员的竞争上,这是最核心的资产,因为冠军运动员能够帮助你,代表你的新产品,也能够利用你的品牌,把品牌调性和产品特质都抓住,只有抓住这些,才能把你的情感溢价定上去,之后才能被消费者接受。
“90后”新战略
《当代经理人》:新闻中提到,李宁现在消费群主要集中在30到40这个年龄段,未来的目标消费者是不是要有所改变?如何来吸引90后,未来90后消费人群会占多大的比例?
张智勇:体育用品的核心消费群是14岁到45岁,我们的定位,也就是最核心消费群也是14到45岁的人群。在这个定位里面,分年龄段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维度:第一维度是年龄层,第二个维度是分城市层级。从分城市层级来看,超大和一线城市我们落后于那两个国际品牌。另外,分年龄段来看,25岁以上的市场份额以及头脑份额李宁是第一位的;25岁以下更小的、更年轻的人群,国际品牌是第一位的。
我们将来主要影响的是80后这个群体。80后现在最大在29岁、30岁这个年龄段,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原因在于两个:第一,80后跟我不一样,什么不一样?我还有一个“框”,当然我相信我的内心早已突破了这个“框”,这个“框”是什么呢?只要是国际品牌就好,一抬头就是国际好,因为很多的历史,很多的信息,是不自觉被灌输的,可能这个品牌不怎么样,但是如果是法国产的就是好的,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存在的问题,但是80后没有这个“框”。我们做过很多消费者调研,80后有两个心理:第一非常自信,他看过很多东西,因为他不是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第二他的品牌忠诚度非常低,转换率非常高,什么原因?他没有找到根本跟我相关联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这最能连接的就是文化,因为品牌就是文化在连接,所以我一直在说,中国将来十年,每个领域里面都有出国际品牌的机会,一定会出。因为这个东西就是历史证明的,历史都是这样重复的,日本怎么了?日本到60年代也是觉得外国货好,那到今天日本人一样是自信的,历史就是这样重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