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美国汽车三大品牌“复苏”,通用IPO倒计时


[  中国经营报    更新时间:2010/10/9  ]     ★★★

        摘要:两年前,它们因金融危机而陷入谷底;两年中,它们为了自救而使出浑身解数;两年后,它们终于迎来了复苏的一天。它们就是曾经雄霸世界汽车工业的美国“三大”: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

 

  “马氏疗法”

  就在美国最高法院批准这一重组方案后,马尔乔内将办公室从意大利都灵搬到了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的克莱斯勒总部大楼。六年前执掌菲亚特的马尔乔内,使危机中的菲亚特恢复稳定。如今,他试图将这一奇迹复制到克莱斯勒身上。

  “菲亚特与克莱斯勒联盟的变革,首先是要形成二者的合力。”马尔乔内说,这是变革的第一步。毕竟,菲亚特的小型车经验和克莱斯勒的大型及中高端品牌可以使菲克联盟提供更为全面的产品线。供应链和采购体系也是双方融合的一个重点。菲克的采购体系合并以后,年度采购额将达到680亿美元。双方在化学材料、金属、电气件等基础材料上,都有大量相同的采购,可以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例如在2011年以后,仅在后视镜一项采购上,可以节省33%的成本。菲克计划到2014年共享65%的供应商,5年内一共节省29亿美元的成本。

  有分析人士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分销网络的潜力,优化资本配置,马尔乔内只需要将菲克联盟的市场份额提高几个百分点,就能逐步缓解克莱斯勒的危机。更何况,克莱斯勒重新IPO的计划也在酝酿当中。
 
  马尔乔内的复兴计划对菲克联盟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的提振效果同样显著——在中国市场上一直处于游离状态的克莱斯勒和菲亚特,也开始呈现出好转的迹象。2010年上半年,克莱斯勒在华销量达11105辆,同比增长约40%,其中进口汽车的零售销量达到10137辆,同比增长95%。在广汽菲亚特合资项目修成正果后,2011款Bravo博悦已经在国内正式上市,而接下来,菲亚特正在考虑将菲亚特500导入中国市场。

  “目前,菲克联盟依旧在致力于内部夯实基础的工作,现在来谈其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似乎还为时尚早。”克莱斯勒(中国)公关部不愿对未来做更多展望。毕竟,马尔乔内虽已被证明他是一个“打牌高手”,但眼下,他首先需要保证自己手中有足够的“王牌”。

  福特:尚存中国软肋

  “我想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对美国‘三大’要分开来看,我们跟其他企业是不同的。”9月26日,参加重庆市长顾问团会议的福特全球执行副总裁兼CFO刘易斯·布思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我们没有经过破产保护程序,所以不会把心思放在其他方面,而可以集中精力于产品研发和运营上。”

  两年前,在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包括福特、通用等美国三大汽车企业都身陷囹圄。但在福特CEO穆拉利制定的“ONE ford”(“一个福特”)战略下,福特率先在2009年实现盈利。

  担任福特首席财务官的刘易斯·布思正是福特这一“瘦身”战略的坚定执行者。半年前的3月28日,他代表福特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哥德堡沃尔沃轿车总部签署了出售协议。

  “ONE FORD”。这一战略的核心旨在减少集团内非福特品牌,改变福特全球市场过于分割的状态,全力投入福特品牌本身。在甩掉了亏损巨大的捷豹和路虎等品牌之后,福特幸运地避免了通用、克莱斯勒破产的命运。基于此,刘易斯·布思自豪地将美国三大汽车分为两类,福特恰恰是不同于通用和克莱斯勒的“另类”。

  数据显示,福特在2010 年第二季度全球各主要业务部门利润均有增长,公司实现净利 26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38 亿美元。这是福特汽车自 2004 年第一季度以来业绩最好的一个季度,也是福特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盈利。

  “尽管当前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但我们在2010 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表现非常强劲,超出预期。”穆拉利说,“我们有信心2010年全年将实现稳固的盈利。”

  不过,虽然在北美市场上站稳脚跟,但在中国,福特的市场表现却难以与通用汽车相比。今年1月~8月,福特在华销量为368103辆,虽然同比增长42%,但主要得益于福克斯和新嘉年华这两款车型的拉动。

  “福特投入中国的产品并不丰富,这直接导致了福特(中国)在市场份额上难以与其他对手竞争。”在业内人士看来,福特在中国市场的短板不仅在于过度依赖小型车(福克斯和新嘉年华均为A级车),缺乏市场热销的SUV车型,同样让福特“损失”不小。

  由于在2008年实施全球战略调整,福特放弃了在中国SUV进口的业务。直至今年9月15日,福特(中国)市场、销售和服务副总裁何骏杰才透露:“四轮驱动的全新福特SUV锐界将于今年年底在中国上市。”不过,在进口SUV重现中国市场之时,谨慎的福特并没有透露其国产化的时间表。福特(中国)内部人士坦承:“SUV国产化进程缓慢势必拖累福特中国整体份额的提升。”

  “与其他外资品牌相比,福特在中国市场一直纠缠不清。”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进入中国市场后,福特在处理合资关系以及新产品引进上先后遭遇了不少麻烦。这种状况直至穆拉利上任后,才有所改善。

  9月25日,代表穆拉利参加重庆市长顾问团会议的刘易斯·布思与长安汽车总裁徐留平签署了长安福特马自达重庆新发动机工厂谅解备忘录。这是时隔一年时间,福特在华的又一重大投资。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若想在未来实现更好的收益,福特至少在中国市场不能表现得过于“另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iPhone4无货可卖,出招限售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中国品牌香烟集体重金属超标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