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海尔、海信等家电巨头纷纷进军房地产市场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刚刚闭幕的青岛房交会上,海信推出的新楼盘有13个,海尔14个,而且项目遍布全国。中央台记者王伟调查发现,在山东,这两家家电业的龙头已然成为地产业的老大。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海尔、海信等家电巨头纷纷进军房地产市场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刚刚闭幕的青岛房交会上,海信推出的新楼盘有13个,海尔14个,而且项目遍布全国。中央台记者王伟调查发现,在山东,这两家家电业的龙头已然成为地产业的老大。
海尔地产集团成立于2002年4月,是海尔旗下专业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和经营的企业,目前海尔地产集团拥有多个房地产开发子公司,投资和开放项目也从青岛逐步拓展到济南、重庆、北京、太原、苏州、天津等国内多个城市,海尔集团也是青岛市唯一一个走出山东在全国活跃的地产企业,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有十多个,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6月,当时海信集团企业改制,为了解决一部分职工的转岗就业的问题,海信集团成立了地产公司,用海信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的说法,他们进军房地产行业是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位负责人说,海信进入房地产也是企业整体布局的一部分,而当时的房地产行业并不像今天这样暴利,海信主要致力于中高端住宅的开发和建设,是山东省综合实力最强的房地产企业之一,海信地产目前已建成50多个精品住宅社区,业务主要在山东省内遍及青岛、济南、烟台、潍坊、东营等城市,年开发量超过了百万平方米,近五年的销售额年均增长率达到67%,2009年纳税达到了4.4亿元。 除了海尔、海信,格力1991年进军地产业,康佳、春兰、TCL等家电巨头也在房地产市场布下了自己的棋子。家电业专家、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昨晚接受《新闻纵横》值班编辑刁莹专访时表示,地产企业的年利润几乎都是家电龙头企业的一倍以上,正是暴利的诱惑让家电大鳄们集体进军地产业。
罗清启:现在这个产业的利润率比较低,如果利润是氧气的话,我们的氧气稀薄,去找高氧区,但是这里面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企业相对比较健康,有现金盈余,进地产它仅仅是一个恰巧,它是利润率的一个表现,如果说现在还有一些利润比较好的行业,那么这些企业也可能进入到那些行业,房地产基本上可以看成家电企业的一个投资方式,现在房地产整个的利润前景感觉不错,大家都纷纷跳进去。
还有一个是没有能力但是必须去做房地产,因为你在主业上盈利非常艰难,所以做主业还不如去做副业,跳进去的目的是到那里找钱,通过家用电器的资产去做抵押,去融资,然后进入地产,这本身就是在主体受不了的状态下去做地产。
尽管地产围城的诱惑显而易见,但罗清启认为,相对于主业家电产品,房地产的循环周期较长,风险拉高会不会让双赢变成双输,是这些家电巨头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罗清启:现在有一个问题,进入这个行业是正常的,但是环境是一个未知的,我觉得对企业来讲必须要活下去,所以有氧气瓶他为什么不去背呢,但是氧气瓶今天也许有氧气,明天也许就没有氧气了,一旦瓶子里没有了氧气,氧气瓶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