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昨日从武汉3名“性早熟”婴儿家长处获悉,前日,湖北卫生厅组织专家组对圣元“早熟门”3女婴进行集体会诊,诊断认为“雌激素水平正常”,属于假性性早熟。
除了散养外,在奶业上的多头管理,也被专家诟病。乳业专家王丁棉说,奶农使用激素,由农业部门来管,但是药品方面由药监部门来管,而在药品的流通环节,则归工商局管,卫生部只是综合协调制定政策。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名誉副会长魏荣禄则说,多头管理成为目前奶业最突出的问题,从卫生部、农业部、发改委到工商、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魏荣禄数了一下,一个奶业生产,涉及11个职能部门,“在生产、监管方面不仅多龙治水,还涉及到了交叉管理。”魏荣禄则建议,成立国务院奶办来专门管理乳业,避免现在多头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出了问题发生互相推诿等情况。
8月11日,一位小朋友在好奇的观看超市柜台摆放的奶粉。 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奶粉风波”绷紧家长神经 带孩子“扎堆”检查
记者12日从昆明市儿童医院获悉,由于受某奶粉风波影响。两天来,曾购买过此奶粉的昆明家长,纷纷带小孩到该医院进行检查。目前,该院的青春期医学门诊(小儿女性科)已处于超负荷运转,每天的接诊量超过60例,早晨10点后就无法挂到当天的门诊号。
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记者看到,青春期医学门诊的走廊内,挤满了带孩子来就诊的家长。他们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相互交流着孩子身体上出现的“异常”,但更多的还是在谈论喂养小孩所使用的奶粉。
一位姓王的家长告诉记者,他们中的大部分孩子都喝过目前疑致女婴性早熟的奶粉。现在心里十分焦急,所以特意带孩子过来检查,想知道小孩在饮用后是身体否受到了伤害。而一些没喂过该奶粉的家长则表示,虽然他们使用的奶粉暂时没有出现问题,但为了放心,还是要让孩子进行彻底检查。
记者随后来到青春期医学门诊的就诊室,此时当班医生正在给一位家长讲解病因,期间不断有其他家长进来询问病情、请医生看检查结果或是指导小孩服药。医生桌上的挂号单早已摞起一小叠,而护士手里的病例本却还有厚厚一沓。从挂号室记者了解到,12日的门诊号已经挂完,一位前来挂号的家长在知道只能第二天再来时,表现的十分失望。
儿童医院青春期医学科张姓医生介绍,该科室是昆明市目前最专业、权威的青春期门诊,近年来由于性早熟的患儿呈现出增加的势头,因此前来就诊的人数在逐年递增。但最近几日,受奶粉风波的影响,看病人数大幅上升,许多家长10点半左右到医院就已挂不到号。医生每天喝水、上个厕所都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但即使这样也不能满足如此之多的“患儿”。
张医生表示,奶粉与性早熟是否有关联暂时不好定论。在检查中她们发现,有的小孩吃过疑致女婴性早熟的奶粉,但未见早熟的症状,而没有吃过的却出现了早熟。因为医院不是检测机构,因此难以定论性早熟与奶粉间有关联。
她指出,构成早熟的原因有很多,饮食只是其中之一。其中,环境对小孩性早熟的影响正日益突显,生活中的有机农药、塑料袋等在降解过程中会产生类激素,它们通过水源或小孩的皮肤等进入到体内,由此对小孩造成影响。此外,儿童在生活中摄入过多含有性激素的食物、药物以及大脑皮层受频繁到涉性信息刺激,也会加快小孩第二性征的提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