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中秋节俗,都以“中秋节”这个节令为基础,民间多以祭祀月神的典仪来表达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彰显祖先创业的智慧和经验。西北的中秋节俗还是源于“祀月”传统,在这个前提下,又显现出西北地区农、牧结合的传统个性。
傍晚,皓月中天时,要在院里摆上供桌,登月 饼、西瓜、毛豆、梨果等物。西瓜特别讲究切成莲花形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佛家的影响。佛教崇莲,佛国乐园被称为莲花世界。佛教神灵,都身居莲座。不过民间的解释却是"连生贵子"。今天则是图了好看而已。过去民间拜月,还要挂一张月光图,就是纸上画月中嫦娥、配玉兔、木杵、桂树等景。一切准备就绪,便可开始祭月了。
旧时,山西境内大部分地区讲究"男不拜月",大概因为月亮属阴吧,是"男尊女卑"思想的反映。晋东南地区民俗有"女不望月"的说法,祭祀只能由男子进行。如今这些禁忌,均非历史上那样严格了。
老人们拜月还要念拜月歌,大体内容是"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神仙,有吃有喝还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姑娘们拜月却别有一番情趣。一般不与大人一块拜,单独设月光图,口不出声,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拜月结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共享祭品,同 赏明月。晋南人要将大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对未能回来过节者,家人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保管起来,待其回来时享受,或是寄给本人。赏月时,小孩子一边饱餐瓜果月饼,一面观望月亮,提出种种问题。爷爷、奶奶便会讲起代代相传的各种民间故事。今天有文化的父母亲,则以科普知识对传统神话进行注释。爱好文学 的人还喜欢写几首诗,抒发情怀。
北京 中秋赏花玩月乐子多
老北京过中秋非常热闹。拜月、赏月、玩月、喝团圆酒、吃团圆饼,北京孩子还会玩兔儿爷。
据民俗专家王作楫介绍,老北京家家都要设置拜月台,用于祭祀。而其中,重点摆的是团圆月饼,还要摆水果。当然,水果的摆放很有讲究。桃和石榴要放在一起,过去老百 姓认为,多子多孙才是多福多寿;栗子和柿子可以摆在一起,名曰“利于商家的繁荣”;撒上一把桂圆,意在“贵在团圆”;远方的游子无法回家,摆上藕,意喻 “藕断丝连”。
中秋节也离不开饮食文化,吃首先就是月饼,喝要喝桂花酒。老北京人往往习惯自己动手做月饼,有的加豆馅,有的加枣泥馅,有的爱加上青丝、红丝,月饼一般叫“团圆饼”。
玩月在老北京很盛行。王作楫回忆道:“玩月有两种,一种叫文玩,就是赏月,写诗作画猜灯谜。另一种叫武玩,就是到湖边,看月光投在水中;住四合院,院里有缸,盛满水,看着看着觉得不过瘾,捡起来一个小石子往水里一扔,波澜四起。北京孩子还爱在胡同里追着月亮跑,那叫‘追月’。”
赏花文化在中秋节也很有特点,家家户户爱把花堆在窗台上,摆成“花山”。在崇文、宣武一带还有花市,各种花朵增添了欢乐的气氛。此外,老北京的灯市也同样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