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特斯邦威和Me&City两个品牌独立运作带来了短期运营成本增加,Me&City对店铺的投资也超过了销售增长,这大大挫伤了美邦的业绩。最重要的是,一个低端品牌和一个高端品牌如何相互带动,共生成长?
美特斯邦威和Me&City两个品牌独立运作带来了短期运营成本增加,Me&City对店铺的投资也超过了销售增长,这大大挫伤了美邦的业绩。最重要的是,一个低端品牌和一个高端品牌如何相互带动,共生成长?
南京夫子庙,游人如织,美特斯邦威和Me&City两家专卖店隔街相望。美特斯邦威店内人头攒动,而另一边Me&City的门店却稍显冷清,门口SALE(降价)的标志十分显眼。
用15年时间将美特斯邦威做到近50亿元的市场规模后,集团董事长周成建渴望更高的毛利率,2008年推出价位更高的新品牌Me&City。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周成建大手笔请来好莱坞明星代言,同时在全国各地广收商业地产,为Me&City“囤铺”。
然而在2010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挫九成。Me&City未能实现2009年收支平衡的目标,仍在亏损。周成建对外坦言“非常不满意”。
股东们或许会操心Me&City拖累上市公司的业绩,而更值得决策层思考的是,向Me&City投入如此重金和大量心血之后,为何收效甚微?
一季度利润骤降
2008年8月28日,美邦服饰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超过13.4亿元。
和周成建一起出现在董事会名单上的,还有王石和牛根生。两个月之后,周成建又在上海繁华地段南京东路宣告第二个品牌Me&City旗舰店开张,请来美剧《越狱》男主角温特沃什·米勒,场面火爆。
创业十几年之后,美邦服饰呈现出一幅旺盛的图景,周成建的身家也飙升至超过160亿元。带着雄厚的资金和进军高端的梦想,Me&City开始攻城略地。
然而周成建或许没有料到,一年多以后的2010年第一季度,美邦服饰交出了一份净利润同比下滑九成的公告。公司同时预计,整个上半年,净利润的下滑幅度将在70%到100%之间。
公告对这一预测数据的解释是,2009年上半年公司曾获得不菲的财政补贴。然而,从2009年第三季度起,人们就开始关注,Me&City对公司整体业绩的拖累。
美邦服饰公关部门负责人蔡先生向记者表示,服装业内普遍的情况是,一个品牌从上线到成熟需要3到5年的时间。
蔡先生告诉记者,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Me&City的成长速度离周成建的要求“有距离”。公司此前过高地预计了品牌的发展速度,而Me&City至今还在投入阶段,截至2009年年底仍旧亏损,希望2010年可以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