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研究 >> 品牌评估

高盛的价值机器


[  环球企业家网站    更新时间:2010/6/5  ]    ★★★

        摘要:误解和迷思之外,“华尔街最聪明的投行”神秘的中国直投业务朴素而严格的方法论。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完美交易:5月6日,医药企业海普瑞在创业板挂牌上市,148元的发行价创下A股史上纪录。这不仅让海普瑞控制人李锂夫妇有了诸如“中国新首富”的光环,也让海普瑞第三大股东高盛持有的12.5%股份账面浮盈近66亿元——2007年9月高盛入股时,仅投资了491万美元。

  再考虑到高盛入股海普瑞之前,已有5家投资者先后撤出,而高盛投资后仅5个月,海普瑞便成为国内出口美国肝素钠的唯一供应商,高盛在投资时机上的把握也堪称完美。

  或许过于完美,这样的交易注定会被舆论放在放大镜下审视:先是对海普瑞是否为国内“唯一”获得美国FDA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身份的怀疑,随后则是对其2009年财务数据的质询。

  “我们做了谨慎的尽职调查,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们确信海普瑞所处的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也有一个很好的团队。”高盛亚洲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海普瑞董事许明茵告诉《环球企业家》。

  这并非是高盛的直投项目在中国第一次掀起波澜。2006年7月,在西部矿业A股上市一年前,高盛从东风实业有限公司手中购得了10%的西部矿业股票,作为出让方的东风实业是一家香港注册的公司,是2003年西部矿业首次定向增发时的9家投资者之一,由于高盛受让股权价格明显低于其他股东受让价格,高盛在股份锁定期结束后减持所获巨额收益(市场猜测其减持1.19亿股获利逾10亿)引起了市场的质疑,认为东风实业和高盛之间存在利益输送关系。

  高盛中国并不愿意对西部矿业投资做过多解释,但业内人士对《环球企业家》表示,高盛在西部矿业的股份是从一位“自此获利丰厚的投资者”中接手,减持价格亦接近该股目前11元左右的市价,获益则远非坊间传言那么多,“几个亿是有的,差不多是传言提及回报的20%左右。”

  上述投资似符合高盛近些年来的经典形象:低调的“赚钱机器”,以及与巨大成功相伴随的巨大争议。长期以来,在投资银行业务的盛名之下,高盛在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PE)业务显得非常神秘,高盛的竞争对手对其所知甚少。“他们非常低调,这正是其做得好的地方。”瑞银中国区主席李一告诉《环球企业家》。

  但其PE业务的巨大成功让外界很难忽视它的存在。在2009年,高盛直接投资部的净收入达11.7亿美元,而在中国,这部分业务获得的利润更是远远超过其投行业务。据熟悉高盛的分析人士估计,它入股工商银行一个项目的收益便超过了高盛在中国做的所有IPO项目之和——2006年初,高盛以25.8亿美元买入工行6.05%股份,成为其最大规模单笔投资。根据高盛2009年财报,截至2009年末,高盛及其所管理基金持有的工商银行股份价值81.1亿美元,而高盛此前已卖出其所持股权的近20%。

  毫无疑问,对于任何一家希望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寻找金矿的PE来说,高盛已经树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但本刊调研发现,高盛在中国的PE业务的核心成功配方却是令人惊讶的简单:你在巴菲特投资神话中所了解到的关于价值投资的一切,很多情况下也适用于高盛在中国的直投项目。

  “我们有严格的投资原则。”高盛亚洲主管直投业务的董事总经理安武在专访中告诉《环球企业家》,“遵循这些原则,我们也许会错过一些好项目,但是长期来看,我们会带来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结果。高盛直投部门在过去24年的投资中,绝大多数是成功的,这是我们引以为荣的。”

  百里挑一

  高盛在中国做直接投资业务的并非仅限于安武所在的直接投资部(Principal Investment Area,属于商人银行部),同样活跃的还有SSG(Special Situation Group,特殊资产投资组) 部门。通常,高盛直接投资部的资金是作为新股资金(primary capital)进入项目。

  “我们不敢说这样的做法以后会一成不变,但此前的确一直在坚持。我们希望能给公司带来长期价值,而非倒买倒卖。”安武告诉《环球企业家》。

  就具体投资模式来看,你的确很难在高盛的投资项目中看到西方PE投资案中常见的豪赌风格。据安武介绍,就目标而言,高盛亚洲的直投部门一般会争取单个项目在5年左右时间里达到投资额双倍的回报。就投资占比而言,高盛中国投资基本只是作为小股东存在,没有一起投资案是控股股东,平均占股比例为15%-20%,而每个项目的平均投资额约为5000万美元。当然,如果一些公司自身价值增长很快,高盛的投资规模也会相应增加。

  高盛的这些投资案与众多海外PE公司在中国的路径选择别无二致:针对增长型企业进行投资,资金性质也即成长性资金(Growth Capital),而非西方PE典型的并购基金(Buyout fund)。在分析人士看来,这并非是高盛不愿意控股,中国的国有企业投资壁垒很高,控股权乃至控制权从来都是一个敏感词汇;而中国的领先民营企业而言,往往也易把PE资本当作一个简单的资金提供者,视控股权和控制权的丧失为洪水猛兽。

  好消息是,在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光明的大环境中,高盛的PE投资很容易实现安武所渴望的正向循环:公司成长,行业成长,经济成长,高盛最终自然也受益。而要确保这一正向循环得以实现,高盛就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简单的财务投资者。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李宁的救赎:提升品牌的附加值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谁将成为纺织高明首个总部企业?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