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紧锣密鼓的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以及资本市场的普遍疲软,让刚刚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内地照明龙头企业——惠州雷士照明感到了一丝寒意。
正是因为雷士照明超强的增长性,其还是得到了众多投资机构的支持,除了此前以3200万美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的风投软银赛富,高盛、深创投、贝恩投资亚洲董事总经理竺稼也先后成为雷士的股东,而这次上市前,中信证券、建银国际和Shine Profit Assets Limited又掏出4500万美元成为其基础投资者。
瞄准LED
虽然国内照明行业的增长可能会受到金融危机和国内地产行业调控的影响,但是LED等节能照明产品对传统照明产品的快速替代趋势却给行业增长带来了新的助推力,而雷士照明这次上市也显然是为了抓住这次机会。
根据招股书,雷士照明这次募集的资金中,30%用于国内外市场的扩张性收购,主要是节能照明和工业照明领域的潜在收购;25%用于继续完善销售网络的布局,其中到2010年前使雷士照明的专卖店数量从目前的2461家增长到3000家;25%用于扩大产能,其中节能照明、照明电器、灯具的产能分别提高15%、60%和25%。
另外的20%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LED等节能产品的研发。
招股书显示,节能照明产品销售额占雷士照明总收入比例,从2007年的37.5%一路上升到2009年的60.1%,年复合增长率为94.1%。
然而在新兴的LED照明领域雷士照明显然还没有做到成功。2009年,其LED照明产品的收入只占其收入的0.8%,而传统的CFL灯管和T5支架则依然占其收入的近40%。
5月7日,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表示,由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发起的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已经开始实施,项目总预算为1400万美元,实施周期为3年。而调查机构Freedonia数据显示,中国节能照明份额将从2009年的35.9%,逐步提升到2014年的50.8%。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照明行业数万家企业争夺,没有一家占有率突破1%一样,国内LED照明企业数量也超过3000家,规模都很小,而且LED芯片、外延片等产业链上游部件都必须从日本丰田合成、日亚、美国科锐等厂商处购买。
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使关键原材料以及70%以上的芯片实现国产化,上游芯片规模化生产企业达到3-5家。此后包括三安光电、德豪润达、清华同方等企业都加入到LED上游部件的投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