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又是世界读书日。与往年不同的是,当人们在关注如何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的时候,一个“无纸化阅读”的新时代已经悄然逼近。
书籍装帧设计师、南京“书衣坊”设计总监朱赢椿:
应该拉开纸质书和电子书的距离
我没有电子书,但我曾使用过。目前而言,电子书所开发的功能还是比较单一,它比较注重文字的信息量,但是对于纸质书那样的阅读效果,目前还是达不到的。应该说,电子书的优势就是文字承载量比较大,但它的阅读舒适度还是比不上传统书籍的。我认为,如何看待电子书和纸质书的相互对比,关键还是在于读者群的划分。“70前”的读者可能一下子还不太适应电子书这样的东西。而对于“90后”的人来说,就普遍觉得这是非常便捷的阅读方式。
据说现在有专门为iPad定制的书籍、报纸和杂志,阅读效果比较像纸质书和报刊,包括它的视觉效果和翻阅节奏感,都像纸质书一样,这是一种模拟的状态,可能电子书的未来趋势会越来越偏向模拟电子书。不过,如果一些适合做成纸质书的书,做成电子书的时候,许多装帧上的讲究和创意始终体现不出来,比如一些书适合做成“毛边”的形式,但电子书就实现不了。相反,有些书的内容和电子书非常契合,用电子的形式阅读起来非常方便,可以加进许多电子阅读的技术因素,比如点击、链接等等,这样如果做成纸质书也是不合适的。所以,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选题都适合做成电子书来表达。另一方面,电子书也要探寻属于自己的选题,而不是一味地模拟纸质书。
电子书和纸质书,两种材质本身就非常不同。纸质书有柔软的气质,而电子书又是技术的载体,两种书在字号运用、页面设计、翻页舒适度等方面非常不同。我觉得应该干脆把这种形式的书拉开距离,而不是去模仿彼此。电子书信息丰富,变化量更大,还有许多功能可以开发,这就需要电子书的设计者加大功夫去挖掘。比如,电子书如果只要点击一下,就可以迅速产生页面上的无限变化,这种爽快的感觉是纸质书所没有的。
如果由我来设计电子书,我会特别考虑它的瞬间变化量,也会考虑到长久阅读效果,比如在静态的情况下怎么让读者方便地能把稿子读完,所以每一个静止页面的设计也都非常重要,对于文字量比较大的内容,静态页面的设计尤为重要。
以后人们对纸质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设计纸质书,就要把纸质的特点充分表达出来,读者才会去买,不然他们就都去买电子书了。我认为,纸质书的质量会更好,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一种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