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又是世界读书日。与往年不同的是,当人们在关注如何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的时候,一个“无纸化阅读”的新时代已经悄然逼近。
纸质书已岌岌可危
网络阅读只是被推倒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掌上PDA、上网本、亚马逊Kindle、苹果iPad等新技术的到来真正使得纸质书的存在变得岌岌可危。
在国外,电子化出版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亚马逊等一大批从事电子化出版的公司日渐强大。包括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哈珀·柯林斯出版社等一大批历史悠久的出版界大鳄,也开始通过和苹果公司合作等手段,开始向电子化出版领域迈进。
曾写过《肖申克的救赎》的现代恐怖悬疑小说大师史蒂芬·金曾是坚定的传统出版支持者,但去年他决定将最新一部作品放到亚马逊新推出的Kindle 2里,以电子书的形式推向市场,并且不发行传统纸本!电子化出版的车轮已经不可阻挡。
4月3日,苹果公司在全球发售第一款iPad平板电脑,对出版界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译言网总经理陈昊芝表示,“当你在iPad上看纽约时报、康泰纳仕旗下的杂志、使用过即时通讯软件后,你就再也离不开它了。这是一个如此奇妙的过程。我已使用了12年各类便携式设备,这是第一次,我发现它可以完全替代报纸了。”
事实上,在iPad上市前,全美几乎所有大型传媒出版集团都已在苹果的APP Store里发布了自己的应用程序,纸质媒体们对iPad的出现几乎比“果粉”们还要疯狂。《纽约客》专栏作者保罗·格拉汉姆更是直称:“消费者从来没有真正为内容付过费,搞出版的人也并不是在卖内容。这一次,是纸质媒体渴望搭上iPad的顺风车,以便驶向新技术世纪的未来。”无论你承认与否,当阅读终端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的时候,电子化出版取代传统的纸质出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电子化出版还在布局
不久前,《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透露,“读者电纸书”计划在5月的深圳文博会上亮相,该集团董事长吉西平表示,按照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户可以通过这本无纸、节能、低碳的“读者电纸书”读到新一期的《读者》杂志和创刊近30年来的精选文章,并通过专属格式下载各类数字图书。这是内地第一家出版集团推出拥有自己阅读终端的电纸书,可以说,电子化出版已经开始进入国内市场。
而一直在数字出版方面有着突出表现的盛大文学也发布了以“一人一书”为目标的电子书战略。3月25日,就在世界读书日的一月前,路金波领军的万榕书业宣布进军全媒体,从此,万榕的所有图书,都在纸、手机、PC、阅读器上同步出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内大多数的出版社都有着电子化出版的发展策略,但业务基本上还是侧重于传统的出版发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由于大多数出版界人士认为,读者的阅读习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得到改变,有出版社人士乐观地告诉记者,市场向电子化出版转型,将会有一个很长的过渡期——“最少也要5到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