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产品不同于传统的产品,是经过提升换代的创新型产品。世博局方面的观念也因此改变了。”陈庆伟说。随后,宝峰正式启动了特许生产商的申报程序。从申报企业规模和企业业绩到评估验厂,再到按照官方要求设计产品,宝峰经过层层严格审核,终获资格。
此后,世博局还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为宝峰提供了产品展示展位,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许多参观者表示,如果没有看到宝峰拖鞋,很难想到拖鞋可以做成这样的效果。
2010年世博会举办期间,正值5—10月,也是宝峰的新风尚拖鞋销售的旺季,商机无限。“这5个月对宝峰来讲是很好的机会。我们的产品能亲自参与到国际大事件,产品与事件配套,可以让消费者认识到拖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陈庆伟称,这对公司一直以来倡导的“鞋业第三极”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奠定了重要的市场基础。
宝峰还向世博局方面提出了体验式营销的概念。预计将人字拖鞋的生产设备进驻到世博园中,让购买者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样式、不同颜色的鞋带进行现场组装拖鞋。一方面让消费者体验拖鞋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明确地体现消费者的个性,通过互动,提高产品的受关注程度,促进产品的销售。
陈庆伟自信地表示,体验式营销将是2010年世博会上的一个亮点。5个月的时间,7000万的参观人群,特殊的体验式营销———不难想象,无须购买,参观世博会的人群对产品的广泛关注,将为宝人新风尚拖鞋带来很大的推广效果。
鞋业第三极出世
何为“极”?峰、增长点。
鞋业一直是皮鞋、运动鞋市场的天下。继皮鞋、运动鞋之后,拖鞋被业内人士估算为约有1000亿销售容量的“鞋业第三极市场”。
长期以来,中国是制鞋大国,却不是制鞋强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拖鞋的家居属性,其市场规模小,拖鞋企业对拖鞋市场缺乏品牌化和长期运作意识,亦很少会花力气进行拖鞋品牌运作。
但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鞋业市场开始出现了新的动向,即重视品牌建设和融合国际文化。中国市场不仅拥有自己的品牌,且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发展和与国际市场的同步。
伴着拖鞋消费品牌化趋势的影响以及拖鞋市场的日益成熟,拖鞋市场将带着一股全新的“新产业”趋势,引领中国鞋业走向一个新的方向。而介于国内拖鞋企业的实力,这个鞋业财富蓝海迟迟未被有效开拓。
“中国有13亿人口,实力消费群体每人消费100元,那么仅以10亿人口计算,这个市场就有1000亿元。”香港宝峰新国际CEO陈庆伟如此规划国内“鞋业第三极”———拖鞋市场。
而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拖鞋”,之所以能成为新的鞋业增长点,得益于外贸出口业务发展下的泉州模式。乘上世纪改革开放之东风,宝峰鞋业的领导者们从小作坊,到专注外贸出口的拖鞋生产巨头……如今,香港宝峰新国际在国内率先提出“鞋业第三极”概念,回归国内市场后,在拖凉鞋领域开辟了自己的鞋业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