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星河湾IPO上市之路似乎荆棘不断。近日,星河湾集团董事长黄文仔表示,星河湾再次暂停去年底启动的IPO计划。
星河湾IPO上市之路似乎荆棘不断。近日,星河湾集团董事长黄文仔表示,星河湾再次暂停去年底启动的IPO计划。
再度暂停IPO
星河湾的IPO上市计划至少筹备达两年之久,但离成功却似乎总欠那么一点点运气。
早在2008年初,星河湾就已向港交所正式递交上市申请,随后更传出正在进行上市聆讯的消息,其欲募资至多10亿美元。然而事与愿违,一场金融海啸让整个资本市场进入寒冬,星河湾的上市梦想无奈搁浅。
为重振楼市,中央政府于2009年频频出台相关刺激楼市回暖政策,在宽松的信贷环境及土地政策的利好影响下,地产股表现雀跃,而不少房企如恒大、龙湖、花样年、佳兆业等亦顺利地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或许受此鼓舞,星河湾再次燃起了进入资本市场的热情。2009年9月26日,黄文仔在北京向媒体透露,星河湾时刻准备着上市,但“星河湾目前不着急,还需要再看看市场的动态”。
不料,这一“看”,却让星河湾再次错过了上市的最好时机。部分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地王频现,让中央政府不得不连出重拳,出台相关楼市调控政策以遏制房价,市场观望情绪愈发浓烈。黄文仔自己也认为,今年的房价将会有10%的下浮空间,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受外围政策因素影响,地产股近期的表现也相对疲软,今年首个赴港IPO上市的房企亦未能给市场带来“惊喜”。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近日表示,持续的政策正常化,尤其是房地产领域的紧缩措施,将限制近期市场的上行空间,中国股市或在今年4月下旬或5月见底。
在此大环境下,星河湾的IPO计划又一次“泡汤”。
上市“软肋”
不少分析人士直言,虽然现在并不是房企上市的好时机。但让星河湾暂停IPO上市之路陷入“轮回”的,不止是宏观环境的转向,可能还与其自身的经营状况有关。
“上市公司的规模、发展潜力、回报率都是吸引股民投资的主要因素,恰恰星河湾在这几方面并未够资格”,熟悉资本市场的一名分析人士指出。
而广州一名业内人士则表示:“相较而言,星河湾规模并不大,100亿的销售金额仅来自在售的四个楼盘。土储不足的星河湾也不被资本市场所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