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星河湾IPO上市之路似乎荆棘不断。近日,星河湾集团董事长黄文仔表示,星河湾再次暂停去年底启动的IPO计划。
该说法并无道理。星河湾第一次准备上市,就曾有分析师表示,星河湾土地储备极少,无论品牌做得多好,土地都将限制其上市的成功。
“香港资本市场对土地储备很看重,土储量大,证明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比较好,反之,则难以估算该公司未来一年的盈利收益。”上述广州业内人士称。
事实上,为改变土储不足的局面,星河湾近年来也在开始加快全国布局,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拓展了山西太原项目、上海星河湾、广州星河湾第七期等项目,2010年的星河湾将会同时运作6大项目。
对于习惯深耕细作一块地多年的星河湾,目前拥有六块土地储备,对未来6~8年的开发确实足矣,但对于上市而言,却似乎仍未达到“标准”。
同时,靠做精品豪宅的星河湾,可能也会因产品过于单一,成为阻碍其上市的“软肋”。
熟悉星河湾的一名地产人士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投资者入市看中的不仅是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更大部分是因为较好的回报率。对于长期投资的股民来说,倘若公司租金有较为稳定的收入,那么股值及回报则相对稳定。
他表示,尽管潘石屹的SOHO中国与星河湾一样,土地储备方面并不足够,但由于SOHO中国有一定量的商业物业,包括写字楼等等,能够靠租金赚得相应的收益。而且商业物业受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比较少,如果经营顺利,租金的回报则比较稳定。
但星河湾单做住宅,难以保证未来一年的开工量及销售量,时常可能会出现卖完就断货的情况,正所谓“赚一顿,吃一顿”,来年的“生计”难以预计。
此外,由于目前中央调控的对象主要针对住宅市场,因此,住宅受政策转向的影响较大,容易形成较大的波动,股值也不稳定,难以引起投资者购买信心。
所幸是,星河湾并未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上市的需求暂时并不是太过迫切。有分析人士表示,星河湾此番为主动暂停上市,或能给予市场信心,证明星河湾无论市道好坏都能保持资金良好的状况。同时,亦能趁现在积蓄更多的能量,加强品牌力。(作者:梁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