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个个猛。泉商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由于一向都置身于海洋文化的惊涛骇浪中,从来处变不惊,爱拼敢赢,并使自己获得顽强的生存能力。泉商精神就是一种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种务实求实、求业敬业的精神;一种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这样的泉商精神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历经2000年的历史洗礼而逐渐形成的,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泉商的发展进程。”刘文波表示。
泉商精神也需转型
“泉商精神的形成,对于泉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刘文波说,“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它的局限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扬长避短,既能发扬重商务实,追求效益,又避免急功近利;既能做到开拓拼搏、‘敢为天下先’、富于创新,又不至于违法犯纪;既能发扬恋祖爱乡,又能突破血缘、地缘限制,规范企业经营,推进企业制度转型,壮大民营经济;既能做到兼容并蓄,又能注意原则。这值得我们深思,也能给现代泉商的发展以有益的启示。”
据介绍,对于泉商精神,或者说闽商精神固有的局限性,以及闽商精神在新时期该如何转型的问题,学术界早有关注。学者郭招金认为,闽商精神需要现代转型,绝不能只着眼于闽商对福建的特殊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特征,而是要与中国全局、全球市场的深远意义结合起来,以原有的闽商精神为起点,不断更新,不断注入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鲜血液,充实和完善闽商精神的内核,这对于当代闽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学者廖新平则认为,为了保持闽商的可持续发展,广大新闽商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也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第一,很多新闽商的产业是建立在单一劳动力资源的廉价输入和利用的基础上的,其核心技术、品牌核心价值有待开发,这种廉价的低层次竞争不利于产品的平稳出口,经济持续增长容易受制于人。第二,新闽商依然大量存在承袭传统商帮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战略需求,缺乏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保障。第三,伴随新闽商发展而隐蔽相随的官商情结,是极易滋生政治腐败和商人投机暴富的温床,对建立公开、平等、自由、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和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秩序构成严重的破坏,也会阻碍闽商经济的发展。
闽籍学者苏东水提出,包括泉商在内的闽商,其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必须创新:1.拓展发展路径,稳健地推进跨国经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2.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真正做强做大强项产业,既要避免力量的分散化,又要把握好世界产业发展的脉搏,及时抢占发展先机;3.促进家族资本与社会资本融合。重点是结合家族企业组织优势,进行制度创新,保持和扩充自身优势;4.增强闽商网络的开放性。闽商经济网络发展受到了血缘等因素限制,容易产生排外行为,不利于保护闽商利益及其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