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进展】
记者了解到,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谢二喜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由于广泛的脑血管梗阻,有的梗阻部位还在脑干区,他出现了吞咽功能、运动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平衡功能等卒中后的常见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康复治疗。
促醒治疗两天,会说“你好”
据康复科王彤主任告诉记者,谢二喜的病情确实非常严重,梗阻部位在大脑、脑干、小脑,这种多发性梗塞很少见到。一周前,谢二喜刚入院的时候,不能自主进食,要靠鼻饲,人处于昏睡状态,一句话都没有。当医生问他话时,他不能发音,只能打手势。伸出大拇指表示“是”,伸出小拇指表示“不是”。
医生首先为其进行“促醒治疗”,通过药物促醒、物理刺激、言语输入促其清醒。入院第三天,王彤主任在查房时惊喜地发现,谢二喜能跟着其数“1-2-3”了。第四天,他对妻子孙翠香说:“你-好”,看到医生会说:“谢-谢”。不过一提到女儿,他就情绪激动,眼泪止不住。
康复治疗渗入国际先进理念
入院第二天,细心的主管护士在为其准备更换鼻饲管时发现,谢二喜出现吞咽反射,遂及时向医生回报。康复的理念是要让病人尽早恢复身体自主功能,如果谢二喜能拔掉鼻饲管自主进食,就可以快速康复。但是盲目拔掉鼻饲管会出现风险,从美国刚进修回来的王彤主任和医院内窥镜室合作,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经鼻纤维内窥镜动态吞咽功能检测,观察到他的吞咽功能已经具备拔掉鼻饲管的条件。谢二喜很快能自主进食了,一点点进食营养科专门为其配置的营养糊。
王彤主任介绍说:“按照规范,患者出现呛咳是不能自主饮水的,容易引发感染。喝水要靠鼻饲。但我在美国进修时发现,国外并无此规定,只要加强护理,患者可以自由喝水。为了帮助谢二喜尽快回复吞咽功能,我们采取了国际最先进的康复理念‘随意饮水计划’,护士每天要为谢二喜进行五次口腔护理,即每天的早晚和三餐后将患者口内残渣清洗干净,减少病菌入侵,同时患者想喝水的时候可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想吃的时候随时吃。先进的康复理念使谢二喜的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迅速得到改善,康复速度令人惊奇。”
谢二喜康复毅力令人钦佩
“谢二喜每天都要完成4个小时的康复训练。包括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完成坐、站训练、平衡训练等。每次做完练习,谢二喜都要出一身汗,可他还是咬咬牙,说能再来一次。
分管谢二喜的一位护士朱静说:“有一次做作业训练,让他试着自己吃一根香蕉,我们辅助他把他的两个手都放到桌子上,让他利用肩膀的力量来支撑胳膊,试着用右手来控制左手手腕好让自己能够吃到香蕉,可是就这么简单的动作对他来说现在都是那么难。”
“只要他听明白你的话,他就非常配合,这一点让我很感动。比如今天他第一次吃饭,我让他尽量自己吃。他右手瘫痪,左手拿勺子也很困难,他就用左手托着右手使劲将饭送进嘴里。左上肢运动控制训练、洗脸、刷牙、吃东西、喝水等训练,因为平衡失调,这些很容易的动作对他来说都是不容易的,但他从不抱怨。从这点看出,他是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也能想象出,在那样身体失去控制的情况下,他坚持完成刹车动作,这让我们尤其感动。”王彤主任由衷地说。
尽管谢二喜在治疗中表现出超常的毅力和坚强,让医生们充满信心,但对他来说,康复仍然长路漫漫。专家们推测,谢二喜患的是“后循环多发性脑梗塞”,可能还存在基底动脉夹层病变。下一步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还要等省人民医院专家会诊后决定。谢二喜心功能、血压都不太好,目前的治疗是在稳定的基础上使身体功能得到改善。“我们期望他能尽快站立、能坐、能走,尽管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版撰稿 周艳琴 杨彦 毕晓红 本版摄影 张筠)
声音<<< 新年到了 感谢帮助我们的人
家中的顶梁柱倒了,谢二喜之妻孙翠香对未来自然忧心,但一个多月来,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伸出援助之手,又让她感受到温暖。在出事后,谢二喜所在的公交总公司就承诺全额支付医药费用,几家医院对检查、治疗费也是能免则免。在他转至省级机关医院后,仍有不少热心人前来探望。了解到谢二喜家庭比较困难,省级机关医院全体职工自发捐助一万五千元慰问金。
元旦期间,一些学校也专程带着同学们的捐款来看望谢二喜。在病床上的谢二喜向记者不住地点头,使劲说着“谢谢”。孙翠香说她希望通过本报,向所有关爱谢二喜的人们道一声“谢谢”,祝愿大家都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