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关天”
还记不记得你倒下前想了什么?负责医生王彤问道,谢二喜说了当天最长的一句话:“人命关天。”
“报道他的报纸我都收着,准备等他好了再给他看。”谢师傅有点感冒,妻子孙翠香一边帮他套上棉衣,一边和记者说道,“这几天有时候看他在想事情的样子,我就问他,在想些什么啊?他说想过去的事情,但具体什么也没说。”
谢师傅听懂提问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但事情记得不多,当记者第一次问他是否知道自己发生什么事情时,他摇摇头,口中含糊说不知道。看到本报带去的事发后第二天的报纸,谢师傅第一眼也没认出来头版照片就是当时倒在驾驶座上、手还握着方向盘的自己。
“你看,这张照片里的就是你,当时是乘客拍下来的。再想想?”王彤主任耐心地指着报纸解释给谢师傅听,她说,适度让病人回忆以前的事,对脑部功能恢复有好处。听懂了王彤主任讲话的谢师傅又拿起报纸仔细端详起来。“公交车!”突然的,谢师傅提高音量说了这三个字。“对,你当时开着公交车,然后犯病了,但你把车停了下来。还记不记得你倒下时想了什么?”谢师傅眼睛仍然盯着报纸,顿了一下,说了当天字数最多的一句话,“人命关天”。虽然依然含糊,但让现场所有人动容。
“饭很香”
二两饭、干子、青菜加小块的瘦肉,谢师傅昨天吃了出事以后的第一顿饭,这让“馋”了很久的他感觉特别满足。
“今天在医院食堂打了二两饭,结果全被他吃完了,我都没吃到。”虽然被“抢”了饭,可孙翠香语气里还是满含喜悦。在转入省级机关医院康复医学科后,医院营养科为谢师傅配置了专门的营养液,以保证谢师傅的营养。在明确谢师傅有吞咽反射后,医院还为谢师傅拔除了鼻饲管,尽管有些呛咳,但谢师傅每天还能自己吃点米糊。已经好久没吃饭的谢师傅对米饭是相当想念。
考虑到谢师傅康复得不错,吞咽也基本正常,昨天医生终于允许谢师傅“开饭了”。孙翠香打来了医院盒饭,干子、青菜,瘦肉太大了弄成小块,谢师傅每样都尝了点。王彤医生查房时看到孙翠香在喂谢师傅,便建议谢师傅自己动手。“右手动不了,他就用左手托着右手往嘴里送,虽然稍不小心就撒了,但他坚持自己吃了六口,真的不容易。”王彤主任说。
“想回家”
提到还在上初三的女儿,躺在病床上的谢师傅又流下眼泪来。问及新年的愿望,谢师傅反复说,想回家。
从南京市中医院到南京军区总院,再到省级机关医院,自从谢师傅出了事,孙翠香就一直陪在谢师傅身边,一趟家都没回过。医院没有多余的病床,晚上孙翠香就睡在病房里还算宽的长椅上。“家里肯定已经积了一层灰,不过已经管不了了。”
谢师傅出事后,女儿谢婷被寄养在亲戚家。“我们开始都不想告诉她,但是瞒不住。”出事第二天,看到新闻的同学就把消息告诉了谢婷,但谢婷一直不相信,直到晚上在亲戚家亲眼看到了报纸。“当天晚上就哭得一塌糊涂,后来两父女见面,每一次都是见面哭,离开也哭。不过女儿也鼓励他,说她会好好学习,要他也坚持下去,两父女一起加油。”
孙翠香告诉记者,因为怕谢二喜见到女儿情绪太激动,影响治疗,所以谢婷来探望的频率并不高,大概每星期一次。“本来女儿是今天来的,但临时改成明天了,告诉他的时候他还有点不高兴。”现在她的愿望就是能一起回家和女儿过个团圆年。听到妻子的话,谢二喜的情绪有点激动,反复说着“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