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营销策划的起点,但在具体实践中,这一关键环节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我非常了解策划公司的动作方式。他们的起点是概念上,他们首先是了解产品的好坏,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使用习惯等等。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其进行策划。他们所谓的4P中的产品,实际上不是产品而是品牌。在写作方案的时候,从产品开始,他们实际上写的不是策划,而是对产品的描述,他们是不老实的;而老实的,直接从品牌规划写起,这更不全面。因为他们不具体产品规划的能力,所以只能从虚的地方开始。
真正完整的产品规划实际上分为虚的和实的两个部分。虚的部分,是指包括产品命名、产品定位、产品功能、产品属性,甚至产品的传播语(广告语)、主题画面表现元素。这是对的。所谓营销策划要做的大量的工作就在这些上面,他们做到了。至于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不好,那是另一回事。但这肯定不是产品规划的全部。产品规划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产品实体的规划,我叫做产品实的部分。包括产品系列、产品形态、产品功能等。许多营销策划,所谓对产品实的部分的改造,是对包装的改造,也属于这个部分。
大多数对产品的规划停留在“虚+包装”上,而忽视了对产品本身是否适合市场需求的改造。而对包装的改造具有较大的迷惑性,他会让人以为是在进行产品改造,实际上与在虚的层面上改造没有太大的区别。我称之为实体的“伪”改造,并不属我讲的产品改造的范畴。
为什么要对产品进行改造?
有些策划人信心超强,或者不是有信心而是为了给陷入困境的企业老板以希望。他们说,只要给我产品,通过策划,我就可以卖出去。我知道这是吹牛。如果他有这么神,他完全可以不用去为别人做策划,而是自己去做实业了,因为策划不是赚钱的行业。他还说,他喜欢策划。我知道有些人喜欢写作,是因为爱好。但如果这种写作变成了付费的写作,他肯定会懒。我不相信策划有这么神奇,可以超越市场规律。那些自己无力改变市场而寄希望于策划公司的老板们该醒一醒了,如果谁这样说,你就不要相信他,他的策划最终肯定会在一阵喧嚣后葬送掉你的公司。因为他不了解你的产品,也不了解你产品的优势和缺陷的时候就这样信誓旦旦,这是典型的忽悠。我们通常称这种做法叫做过度营销。
企业找到策划公司,大多数都是因为产品不好销售,他们更象病人找医生一样。产品不好销售,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产品本身可能是最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或没有解决,那么即使再好的策划,也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因为产品才是营销的起点,起点不好,在起点上就落后别人了。
而不管你是如何传播如何推广,手段如何高超,消费者最终接触的还是产品,他具体感受的是产品的功能和便利。梨子好不好,还是要亲口尝尝。用过以后怎么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会对产品满足不满足了他的需求进行评价。评价好了,他会继续购买,还会对别人讲,这个东西好。评价不好,他会不再购买,还会对人讲产品的坏话。所谓策划界的高人也许会说,我们把产品概念包装得好好地,他们会关注产品心理层面的满足,而忽略对产品实际功能的满足。这种把消费者当傻瓜的想法的依据是把厂家当作神圣,消费者上当受骗了,非但永远不会明白,还会认为厂家是好的。这种蔑视消费者智商的习惯是到了该改一改的时候了。
如何对产品进行技术改造?
要说,技术改造是技术人员的职责,与营销策划人员何干?其实他们之间的分工具有很大的区别。策划人员与技术人员都是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但分工是不是同的,或者说是在研发的阶段具有不同的职能。通常来说,策划人员或营销人员更多是对市场一线的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到现有产品哪些是好的,哪些不是好的。好的还要有哪些方面的不足,加以改进,坏的没有前途,可以否定它。此类产品还有哪些功能没有得到满足,是从原来的产品本身改进呢,还是另辟蹊径,另外创造一个市场呢?这都要由市场一线人员提出一个概念和方向,然后交给技术研发人员进行产品的开发。营销策划人员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充当了方向和指引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营销人员方向性的指导,技术只是为技术,为了科学而研发,但对市场来说,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并是一定要与科学的发展相一致。消费者的需求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科学发展相互作用产生的,并非一定要与科学发展的轨迹相一致。而营销人员在科研中充当的职责,则是为科研的市场化,提供方向。
对产品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我把十数年有关产品策划的经验总结于此,供大家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