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诺基亚亏6亿欧元,大裁员,欲借TD翻身


[  国际品牌资讯    更新时间:2009/11/4  ]    ★★★

  一直以来以行业老大自居的诺基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

  日前,诺基亚发布2009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出现了1996年来的第一次亏损,亏损金额达5.59亿欧元。截至目前,诺基亚已经持续5个财季业绩下滑。为挽回颓势,诺基亚今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与中国移动合作正式推出td手机。

  然而,在rim黑莓和苹果iphone的强大攻势下,诺基亚的转型似乎并不轻松。

  危机下转变对td态度

  上周,诺基亚在北京发布了其首款采用中国自主技术3g制式td-scdma的手机产品6788,公司ceo康培凯现身诺基亚中国园,亲自督阵仅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上市发布。而在此前的近两年时间里,诺基亚对td的态度一直是明确表示“支持”,但没有实际产品量产上市。

  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但投资谨慎的公司,诺基亚对其产品线的规划,向来是专注成熟度最高、风险最小的产业链。对于产业链尚在创建阶段且市场目前还仅限中国的td,诺基亚之前一直很迟疑。

  然而,市场的瞬息万变打破了诺基亚长期以来的从容。

  今年第三季度,诺基亚出现了1996年来的第一次亏损,亏损金额达5.59亿欧元,销售收入、净利同比分别减少19.8%和151.3%,手机所在终端及服务部的收入和净利分别减少19.6%和51%。

  实际上早在去年年初,诺基亚就已显现出一些颓势。
2008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净利和手机部门利润分别出现了10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的环比下降;2008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净利萎缩的幅度已经扩大到了61%。2008年第三季度,诺基亚当季销售收入下降到了12.237亿欧元,较上年同期萎缩5%。其中,手机所属的终端和服务部门的收入萎缩幅度为7%,公司利润下降21%。在接下来的财年,诺基亚的颓势逐渐扩大,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均呈递减趋势。

  2003年至今,诺基亚一直占据全球手机市场三成以上份额,顶峰时期甚至接近四成。如今,单看市场规模,诺基亚仍然是最大。据康培凯透露,目前诺基亚的全球市场份额仍然在35%到40%之间。

  问题似乎出在利润率上。

  据德意志银行报告,2008年,rim黑莓和苹果iphone凭借仅占行业3%的销售量获得了占到行业35%的利润;相比之下,产品利润率仅为7.6%的诺基亚的问题暴露无遗:该公司在较高利润率的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从前季的41%降至目前的35%,市场份额被黑莓和iphone大幅蚕食。

  “尽管诺基亚推出了许多新款高端智能手机,比如n900及n97,但是仍没有任何一款手机足以打败iphone,大幅提振诺基亚智能手机销量。”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analytics的一位分析师表示。

  正是在还没有利器对付rim黑莓和苹果iphone的背景下,诺基亚提高了td手机在其全盘计划中的“优先级”:对td的态度从观望转为“敞开怀抱”。业内分析师表示,为中国移动定制td手机,能获得其他市场目前无法贡献的大笔资金,而这能为诺基亚寻找破解危机的思路争取时间。

   智能手机思路仍待厘清

  其实,早在2007年下半年,诺基亚就已经喊出了“转型互联网”的口号,但令人惋惜的是,一直到今天,这个转型仍旧没有产生力挽狂澜的实效。
 今年下半年以来,诺基亚做出了一系列动作:6月,宣布与英特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移动计算机;不久后,宣布与微软结盟,共同开发手机版office和统一通信产品;8月,宣布将推出采用英特尔凌动处理器和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上网本产品booklet3g;10月,ovi商店在中国上线;近期,与人人网、土豆网等中国本土互联网厂商达成合作,将这些厂商的客户端置入n97等高端智能手机,并在最新的广告中突出与互联网厂商的合作……

  不论是和“wintel”两巨头的结盟,还是拉拢本土互联网厂商以期带动ovi商店人气,诺基亚的目的都在于打造属于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在这一点上,苹果已经做出了成功示范并且开始赚钱,谷歌的android,甚至中国移动的ophone都在近期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匹克携手必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白皮...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上海正式宣布迪士尼项目已获国家核...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