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文化健康娱乐 >> 社会·文化·生活

新中国60年鞋履的变迁


[  环球鞋网    更新时间:2009/9/22  ]     ★★★


   布鞋,顾名思义,即用布制作的鞋。

  据考证,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所以说布鞋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建国之前的布鞋,主要都是传统的手工、绣花布鞋等。由于是手工纳底,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湿的特性,深受中国百姓喜爱。建国后,我国各地开办了很多布鞋厂,集中大量生产机制布鞋,这是中国布鞋的鼎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布鞋逐渐淡出了鞋类市场的主要舞台,但依旧保持着巨大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观念趋向自然和健康,而怀旧也成了现代人心底共存的一份纯情。穿上一双合适的布鞋,成为了很多现代青年男女追赶的时尚潮流。

  解放初期 布鞋很金贵

  “千针万线”缝出千层底

  若不是出门帮人做工,袁勇的布鞋梦或许还会做得更久。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袁勇脚上依然是一双家里人用汽车衬胎依照草鞋的样式做成的“胶鞋”。

  “变天脚就很冰。”家里上上下下每天都为生计在田间忙碌,甚至连抽空为袁勇纳上一双布鞋的时间都没有,也拿不出钱为他购置一双。

  针线活成择偶标准

  比起袁勇,从小有擅长针线活的母亲给自己做布鞋穿,几乎没经历过“盼鞋穿”的郑竹英要幸运得多。

  “图以后找个好婆家。”就是这个简单的理由,跟着母亲学会针线活后,家里七口人脚上的布鞋任务基本就被郑竹英包揽了,虽然那时的她还需要母亲帮着剪鞋码。10多层用废旧衣物和竹笋叶相间铺成的鞋底,需要用棉线或麻线经过“千针万线”才能缝好,“缝不动的时候,就用锥子戳。”再用彩色的丝线在鞋面上绣好各色图案,一双千层底才算缝制完成。每人两双鞋,一年到头,仅是纳底,郑竹英就要纳十四双。

  50年代 大家没钱才穿草鞋

  这位老人名叫丁福友,曾经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虽然他今年已是73岁的高龄,但看上去精神矍铄。坐下后,他迫不及待地从包里掏出一张黑白照片,兴奋地讲了起来:“看!大家都穿的是草鞋呢!现在这样的场景再也看不到喽!”

  在丁福友的印象里,一到夏天,所有的男生和部分女生就会不约而同地换上草鞋,只有极个别的家庭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女生才穿布鞋。“草鞋穿在脚上的感觉远远没有现在穿皮鞋好,虽然夏天比较凉快,但一点也不舒适,还不跟脚,不方便走路。”

    60年代解放鞋刮起一阵风

  到了60年代,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节约,人们购买服装的标准基本是耐磨和耐脏,灰、黑、蓝色更成为街头的流行色。能像军人一样拥有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和一双草绿色的解放牌胶鞋更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穿解放鞋觉得很稀奇。”当年20多岁,已拥有了一份帮人挑土方工作的袁勇也赶了一把潮流,卖力挣工分后托人找了关系才买到一双还散发着橡胶味的解放牌胶鞋。鞋子买回来,穿过一次到工友面前“露露脸”后,袁勇就再也舍不得穿着它做工了,而是放在住所用来换脚。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柴静发博客辟谣被捕传言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月饼利润:标价千元成本可能十几元...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