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坚忠:应该说物美开第一家店时,当时我们这一批人下海还不是做商业,物美创始人从国外学习回来,是做高科技公司,一两年时间为一些单位做高科技集成项目,后来我们发现做钢铁企业的项目要懂钢铁、做石化企业的项目要懂石化……很多领域知识我们无法深入涉及,所以我们想集中于某一个行业,开发这个行业里的软件。当时我们看中了商业管理信息系统,我们认为将来商业企业能够发展得很好,所以就集中精力做商业领域的信息系统。当时开发了商业管理信息系统,在1993、1994年时还没有这么多现代商业,大家对于这个系统好不好用还有一些怀疑。所以,大家说,还不如自己开一家超市,1994年时在翠微路开了第一家翠微店,当时那个店是一个印刷厂车间,印刷厂车间一般都很大,我们把它租过来改装成超市,并用上我们自己的信息系统。
当时效果特别好,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开架自选,第二是薄利多销,只有十点利,从传统商业来说很不可思议,一块钱进货就卖一块一就行吗?但我们当时就是十点利,很受大家的欢迎。
网易财经:当时你们是一群博士来做零售业。
吴坚忠:对。
网易财经:当时大家理解你们的行为吗?从IT这个光鲜、高科技的领域一下转到零售业?
吴坚忠:刚开始不理解,后来就都理解了。第一家店开业之后,我们都在琢磨,为什么可以这么成功、火爆,是不是有一些内在特点?在这四五千平米的店第一年我们就卖了一个多亿,给我们带来了鼓励,所以接着就开第二家店。开第二家店时我们同时研究,为什么超市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在这里就不可避免的要研究沃尔玛,应该说沃尔玛是国际上最成功的连锁经营企业,为什么沃尔玛在四五十年中就超越了百年的钢铁企业、百年的石油企业、百年的金融大王,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后来我们发现,连锁经营形式有它内在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模式,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通过大量店铺的统一采购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大量店铺同样分享物流配送中心,使得物流成本下降;另外,还有统一管理的模式,这么多店铺都用统一的管理模式,就使每个店铺的管理成本降低,标准化提高;同样还有统一结算,以前分门别类的小店都是这样,供应商给货,卖完以后下个月结账,独门独店的结账,钱就要留在手上,如果几百家店统一结账,资金使用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还有就是统一形象,这些店都叫物美,店越开越多,知名度、影响力就会越来越高,所以连锁的基本原理就是“五个统一”,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结算和统一形象。这样能实现规模递增效率,1+1>2,店铺越多,各种成本下降,规模效率递增。
我经常跟人家开玩笑,1+1=2是小学生,但琢磨为什么1+1>2那就是博士生了。我是学系统工程的,如果一个系统和另一个系统联合起来,那么一定能做出原来这两个系统各自不能做出的事情,就是1+1>2,这就是系统的规模效益。
网易财经:在第一家店盈利之后迅速扩张店面,接下来几年的营业收入迅速增加?
吴坚忠:正因为我们找到了这个规律,和我们学的系统工程原理是一样的,如果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我们这些系统工程专业博士把物美连锁系统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做,我们追求的就是规模越大、效益越好,物美这么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确实有这样的效果,店铺规模越来越大,销售规模增加30%,可是利润增长率会35%,因为在规模增大的同时,各种成本在下降,利润效果就会好,所以物美非常计较这个,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要在北京开另一家店,这个店开在什么地方,我们要计算这个店开出来产生的效益会不会1+1>2。
我们以前在乌鲁木齐有机会,那里有一个便宜的网点可以拿来,但在开会时我们就否定了,如果我们跑那么远去乌鲁木齐开一家店,要投资,管理人员还要过去,产生的效益会不会1+1>2呢?不行,因为离我们太远,不能共享统一采购,也不能统一物流,管理上要去巡检,去一趟也大老远,都不满足1+1>2的原理,所以否定了。我们每次开店都会计算这个店投进去的资源能不能和原来的店共享连锁规模递增效果,这是我们判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原理。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发展了几个有物美特点的东西,第一,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因为我们是做IT的,所以首先就是IT技术的应用,一个店铺用手计算什么卖得好什么卖得不好,但随着店越来越多,例如我们一家大卖场商店里大概有几万种商品,每天有一万多消费者来买东西,一个人买七八种商品,要把这种交易数据积累下来,发现什么东西好卖,消费者需要什么,卖了这么多,销售额是多少,卖了多少品种,库存剩多少,要进多少货,如果没有一个IT系统把这些海量数据统计起来的话那就没办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