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过大,已经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在压力对工作的负面影响方面,67.1%的经理人表示压力使其工作效率降低,50.7%的高级经理人开始因为压力而对工作缺乏兴趣,也有近三成(27.3%)的高级经理人因压力而产生工作失误增加的情况。
根据调查显示,62.2%的经理人认为压力使其产生消极情绪,51.1%的高级经理人认为压力已使其出现失眠或其他睡眠问题。
“春节以后,我就没有睡过踏实觉,业务倒是不忙了,但是因为心里总是着急,烦燥得厉害,”关健涛面对记者,满脸疲惫之色。“其实我经常感觉困,但是每当我想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就又睡不着了;好不容易迷迷糊糊差不多快睡着了,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浑身一激灵,就醒了,睁着眼睛一熬就是一宿。”
北京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高宽认为,这样的情况是典型的在高压之下出现的睡眠障碍问题,失眠通常是家常便饭。很多人不得不借助吃安眠药,才能保证每天能有一段时间的睡眠。
该调查还显示,由压力而导致的与伴侣关系不良和出现生理疾病的人数比例甚至也达到了近三成。在高宽看来,高压之下人的生理上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和反应。因消化系统紊乱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泻情况,或者免疫力低下出现过敏现象,男性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表现出性功能减退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到生活品质和家庭生活的质量,”高宽这样对记者介绍。
减压方式多样,对心理健康关注程度不足
调查显示,高级经理人对压力有较多的减压方法。缓解压力的主要方式有听歌或听音乐(67.4%)、锻炼或散步(57.7%)、读书(54.8%)、看电影或电视(48.8%)等。
“从这些方法来看,大多数人都是积极主动地缓解压力,通过转移注意力、以相对健康的方式缓解压力,是一种好的现象和趋势。”熊汉忠这样分析。但是,他也关注到了有48.1%的经理人通过睡觉的方式减压,女性采用这种方式的比例达到57.9%。“这种减压方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相对来说,睡觉是一种比较消极被动的减压方式,有时候减压效果并不明显。”
调查显示,高级经理人对心理健康知识“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的只占总数的27.8%,而考虑过接受专业心理帮助的高级经理人也只有三成左右(29.3%)。同时,调查中发现,高级经理人作为高压群体,在感觉有压力时,通过“做心理咨询”缓解压力的人数仅为2%。
“这说明,高级经理人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还不足,缓解压力还缺少心理学专业资源和方式的支持,”熊汉忠认为。
企业“心”病堪忧,如何应对可能的危机?
模式各异,要符合企业实际需求
清华大学心理系副主任樊富珉,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尤其对团体心理咨询情有独钟。“企业应该建立完整的应对心理危机的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发现系统、监控系统、干预系统、转介系统以及善后系统,完整的工作体系对应对企业心理危机非常有效。”
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西超是中国最早从事EAP研究与服务的专业人士,也是建立中国EAP服务行业标准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中国要尽早确立EAP行业的服务标准,为企业有效地解决问题提供专业支持。
“不能简单说某种模式就一定有效,企业要找到符合自身情况的模式,具体是什么模式,主要还是看实际的效果,”医学博士、IBM全球健康服务部大中华区陈彤显得更为实际。
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要建立心灵的秩序
北京绿创环保集团董事长姜鹏明更主张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求解决企业心理危机的办法,他认为,企业是一种社会组织,有其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企业老板和员工是息息相关、共生共存的。以“天所不欲、人所不欲;人所不欲、己所不欲”的理念来建立心灵的秩序。“这样的话,我们就能从容面对企业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能领悟到传统文化中心理管理的智慧。”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CEO何国玉非常认同姜鹏明的看法,她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富有智慧的传世之作,中国的企业可以从中汲取力量,来解决自身问题。“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很系统地谈了道法自然、如何无为而治,要从中学会以系统运行方式解决问题。”
作为EAP服务在中国的推动者,张西超认为实施EAP,要充分地考虑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其实,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中很多观点和西方心理学等学科倡导的是相一致的,如道家讲求的身心合一、顺其自然等,在西方的治疗方法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心理资本增值,就是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心理资本,被称为除了社会资本、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企业的第四大竞争优势。中国移动深圳公司,在导入EAP系统服务一年之后,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那就是创建了“员工心理资本增值(PCA)”的模式。
“心理资本增值就是员工幸福度的提升,心理资本越多,人的幸福指数就越大,”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名国这样概括他们的“员工心理资本增值”模式。该模式包括建立在乐观、自信、希望、韧性的基础上的十大关键要素:期望、比较、兴趣、交际、接纳、慷慨、宽容、锻炼、睡眠、感恩。尽管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但员工们对目标定位为“幸福加油站”的活动参与还是非常积极活跃的,“我们举办活动时通过短信报名,往往是三四分钟内就能报满。有些活动课堂座位少,窗户外面都趴满了人”,李名国对员工能这样踊跃地参与表示非常满意。
据张西超介绍,“心理资本”这个概念最早是作为易普斯咨询业务特色提出来的,但是在中国移动深圳公司,得到了最大意义的发展和创新。“当初他们提出员工心理资本增值(PCA)这个模式的时候,我们眼前一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副主任、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秘书长李兰认为,EAP应该是满足组织机构的实际需求。其实对政府也很重要,希望政府能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