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业已成求职热选
84人竞争两名化妆师
⊙图/IC王雅敏沈翀一
3月下旬,上海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场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殡葬服务行业集体招聘会。去采访的路上,记者还在怀疑和“死”有关的岗位会不会遭受冷落,还在揣测门口的横幅是红底白字还是白底黑字。然而一到现场,顾虑全消。在金融危机肆虐,百万学子待岗的大环境下,似乎只要是招聘会,必然会挤得水泄不通。
简历堆了半米
才到十字路口,还没看到人才交流市场的招牌,已经有一条长龙缓慢地推进。天下着小雨,“伞花”连成了一条线,绵延百余米。
排了20多分钟队,终于进入会场,却有些惊讶,怎么里面人这么少?再一看,原来这次招聘会不仅殡葬行业,离入口最近的展厅聚集的是些常规私营企业,访者寥寥,而里面一个展厅却是热火朝天。
华夏公墓、福寿园、龙华殡仪馆、益善殡仪馆……各种殡葬机构齐齐亮相。展会中央一条宽宽的走道,早已站满前来面试的年轻人,无回转的余地。
每个招聘单位都是一个半包围中心,从里至外围着十几个人。面试官前的位子一旦空出,就马上会有人坐上去,递出自己的简历。而再看看桌上,简历都已经堆了半米高。
啥工作都能干
这次招聘会吸引了从大专到硕士生甚至“海归”的各种高等人才,其中不乏名校出身。
谢同学是今年应届生,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平面设计专业。“现在形势不好嘛,所以就来看看。”他心中的预想工作是能与自己专业挂钩的展厅设计类工作。问他愿不愿意做殡葬一线工作,他迟疑了一下。“这个……还是要看条件吧。”待遇是他衡量的首要标准。
也有人对这行毫不忌讳。小张本科出身,学的是商务英语,已经投出了3份简历。她申请的是文员、销售类的岗位,但对于化妆师之类的一线工作,她也表示愿意干:“我一点都无所谓,我们家对这个也没什么忌讳。如果有这样的工作当然可以。”
上岗要过数关
5000多应聘者,418个岗位,如此火爆始料未及。益善殡仪馆相关负责人倪晓波称,这次共收到了380多份简历,计划招两名美容化妆师一职竟有84人竞争,其中不乏华师大硕士、中医大临床学高材生。
这么多应聘者,让招聘单位实在挑花了眼。大多数应聘者都有较高学历,那么,要怎么筛选又录取谁呢?“我们会先根据专业筛选一下,”倪晓波说,“毕竟简历太多了,但是如果专业实在不对口,那就只好先去掉了。”筛选过后留下的一批,又将组织进一步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看他们各自素质如何,通过培训来考察谁才是真正适合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