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华青管理混乱,老国企东风机制陈旧。汪海创立的管理新模式使企业充满活力。 一天一算,当天出成本;推行市场化承包;实施厂币家庭式消费管理和质量买单制……汪海创出独一无二、独具特色的企业管理之道……
思想因循守旧,创新意识缺失。汪海在轮胎企业再一次响亮喊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 “外国人能造,双星人敢改”,“全员创新、全方位创新、全过程创新,打商战中创新的人民战争”,伴随一大批新产品与国家专利技术的诞生,汪海创出了一条从“双星制造”到“双星创造”的创新跨越发展之道……
坐商经营,相互内耗。打破几十年轮胎经营各自为战的老模式,强化诚信经营、服务经营,构筑“多元化、个性化、细分化”经营新格局,创造“高档次、高质量、高服务”市场经营模式,汪海创出了从单纯卖产品到卖文化、卖品牌、卖形象的市场经营之道……
一面旗帜、一个企业、一种文化,终于创造了一个奇迹:双星轮胎在短短几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杀出轮胎业的一匹“黑马”,总体实力排名一举跃入国内轮胎前5名!
邓小平指出,什么叫战略思维呢?如果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生长力量,不知道怎么来生长力量,就不叫战略思维。
主动敞开国门的中国人分明已经听到了产业裂变惊涛拍岸的呼啸声,中国布尔什维克汪海们已将世纪伟人的战略思想化为惊天地泣鬼神的具体行动。
别人搞几十年、上百年,双星轮胎几年就超越竞争对手。在中国轮胎工业几乎全被世界轮胎巨头操控的今天,汪海却创造了举世瞩目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双星速度”,小吃大,快吃慢,国有吃国有,汪海开创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实现的车道,难道不是中国布尔什维克之道的成功吗?
企 道
汪海鞋道、车道的成功,首先应是企道的成功。
一切皆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激荡华夏大地的那场思想飓风。
发端于“真理标准”大论战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发起者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这位世纪伟人高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之剑,发出了洪钟大吕般的动员令:“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率先觉醒的中国布尔什维克汪海从此便踏上了悲壮的思想破冰、新理论探索之旅。
“没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企业改革就无法取得成功”,这是国企改革先行者汪海在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之后发出的痛彻心肺的泣血呼号啊!
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我们共产党人原来以阶级斗争为纲,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来不承认私有制,现在民营老板可以入党,原来不承认市场经济,现在用市场经济手段兴国。维克之道已刻不容缓。
基于这一清醒的认识,布尔什维克思想者汪海不能不面对现实发出冷峻的声音:“过去,我们信奉的是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价值观,我们讲奉献而不讲金钱。历史发展了,时代前进了,价值观也必然随之发生新的变化,真正的布尔什维克要敢于正视这个现实,重新探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不这样做,我们的理论与信仰同现实的距离就会越拉越远。”
把金钱与思想政治工作相提并论,在当时那个政治极度敏感的年代,这可是大逆不道之言,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恐怕连想也不敢想的念头。汪海却大胆地想了,并在中国工业企业开了用经济杠杆调动员工积极性之先河。在中央召开的一个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交流会上,汪海作为企业代表发言,面对近在咫尺的中央领导同志,汪海竟然说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市场经济用好钱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当时语惊四座,引起全场代表共鸣,引发讨论高潮,汪海却从此创出一条探索中国布尔什维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道……
用实事求是思想武器开启科学理性之门,在思想解放的晨钟轰鸣中开创中国布尔什维克之道。这是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历史赋予中国布尔什维克思想者汪海的新使命!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当中国还没有名牌这个字眼时,率先闯入市场的汪海从国外考察归来,就悟出一个道理,既然搞市场经济,就应该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名牌既然是市场的产物,我们中国布尔什维克为什么不能搞?这位率先看到规律的思想者第一个在人民日报发表自己创名牌的观点,在社会惊诧的目光中,他又将名牌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把名牌作为凝聚企业员工的核力,将创名牌与爱岗、爱厂、爱国紧密联系起来,用名牌激发员工的奋斗激情。可汪海的这一举动当时却不被政府和社会所理解,在双星与团中央联合举办为中国名牌筑起“希望工程”活动时,汪海号召要创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名牌,中小学生要穿中国自己的名牌时,却听到台下有两名女教师说他“神经病”。在另一次由国家计委召开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工业发展规划研讨会上,汪海又一次提出既然承认市场经济,就应该规划二十一世纪创多少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名牌,名牌才能代表中国形象,代表中国的经济实力,却遭到会议组织者的不理解。在国人对名牌还感到陌生的年代,布尔什维克思想者汪海就响亮地喊出:“创名牌是市场经济中最大的政治”、“创名牌就是最好的爱国”、“名牌是市场经济的原子弹”,创出了中国布尔什维克创名牌的先导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