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闲、富余人员多,闲着没事议论事的人多,是国有企业的通病和癌症。为破解这一难题,汪海主动把办公大楼腾出来办起服务公司,在出城之后的生产原址建起集旅游商业于一体的双星商贸城,由企业举办的名为“双星之夏”活动曾在青岛轰动一时。汪海此举改变了国有企业人浮于事的被动局面,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二产转三产富余人员进市场的国有企业主动产业调整的发展之道……
在当时只有中央国务院政府部门才有权搞新闻发布会的计划经济年代,汪海却在青岛召开了第一个以企业名义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此消息轰动全国,震动海外。在大家都不理解的情况下,以“挥霍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为了自己出风头”等罪名,被上级派来的联合调查组调查了28天之久,汪海也差一点被“隔离审查”。 汪海以敢为人先之勇气,率先打出政治广告,闯出了打开市场的开门之道……
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懒、散、乱”和“等、靠、要”的根源是“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要砸三铁就要触动一些人手中的权力和既得利益,可谓是生死较量。汪海高举改革之锤,合并机构、撤换干部、实事求是破格用人,将铁交椅干部变为“黑板干部”,招标竞争上岗,职工工资按贡献大小分配。一锤激起千层浪,失去“特权”的人到上级告状,丢掉利益的人向汪海砸黑石头。就是在如此险恶的情形下,汪海顶住压力,开创了国企内部体制改革的解放生产力之道……
旧外贸体制造成工厂与国际市场脱轨,在国际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出口产品一直是低价位、低档次、低形象,制约了国家外贸出口的发展。双星作为试点第一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冲破计划经济外贸体制,主动走向国际市场,汪海在美国纽约新闻发布会上当众脱鞋打广告,美国媒体曾这样报道,在美国公众场所脱鞋的共产党人只有两个,一是赫鲁晓夫在联合国脱鞋砸桌子,显示其超级大国的威力,另一个就是汪海了,他举鞋微笑着进军美国市场,让美国各界对中国鞋王刮目相看;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进行独具特色的东方鞋文化表演,令“老外”们于惊诧中赞叹不已;在新加坡国际研讨会上作“把佛文化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演讲,在国际学术界引起轰动。汪海在国际市场的一个又一个漂亮转身,创出了国有企业第一个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世界名牌之道……
国企改革最深层次的矛盾当属产权问题。产权不明,责任心不强,富了和尚穷了庙一度使双星遍及国内外的经营公司运转失控,难以支撑。无道就要开道,汪海又一次开国企改革之先河,在双星主动进行退资卖店国企民营化的大胆尝试,将全国的经营公司和连锁店全部卖断经营。一场市场终端的产权改革,彻底激活了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了“双星发展、个人发财”的目标。汪海这一卖,创出了今天的大双星,不仅盘活了国有资产,还杀出了竞争性极强国有企业市场发展之道……
主动战略转移,主动产业调整,主动解放生产力,主动走出国门,主动实施国企内部产权改革,汪海这位布尔什维克从鞋道开始冲杀,在血色中跋涉,每开创一道都要承担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风险,付出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苦努力,堪称“生死之道”。他开创的市场竞争之道、创新发展之道发展壮大了制鞋行业,印证了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可以实现的。
汪海鞋道的成功,打开了由计划经济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之道,为双星增强活力大发展奠定了发展之道,为探索中国布尔什维克市场之道率先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