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去留:几家欢乐几家愁
多位AOL员工在接受新浪科技连线时,均对此次战略撤退感到惋惜,这种惋惜除了对公司,更是对自己的前途。
葛文于2008年7月进入AOL北京上班,在那之前他是国内一所名校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出于对AOL在美国业务的认可,他在听到AOL在北京的招聘信息后决定赌一把。“当时进这公司挺难的,从我发简历算起,光面试流程就走了一个多月。”葛文说。
AOL北京一名工程师张圳对此持同样惋惜的态度,为自己,也为与自己有着类似经历的同事们。张圳当初进入AOL也经过了重重考验,要求非常严格。从这也可看出当初AOL试图在中国内地市场“大干一番”的决心。
据了解,光在编辑层面,AOL去年就曾聘请专业的猎头公司,准备从几大门户团队里挖人。不少门户编辑接到其猎头电话,对方以“美国知名公司”、“高薪”等理由吸引人才,而部分编辑出于对AOL前景的不确定,选择了放弃。
陈南告诉新浪科技,AOL台湾曾在春节前派人到北京交流,当时就听到总部可能撤销北京业务的消息,这消息随后在北京公司内部流传开来。有部分在业内比较有资源的员工已开始寻找出路,李勇就是其中一位。
李勇在加盟AOL之前,曾在几个本土网站有过多年从业经验,他计划在拿到公司的3个月遣散费之后,做短暂休息,然后到新公司上班。
相比之下,张圳没有这么幸运。做技术出身的他,此前疏于对人生做太长远的规划。他目前还没开始找新的工作。他担心,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新工作可能很不好找。
AOL未来:港台业务不受影响,北京保留数人
从2天前开始,AOL中国内地首页(cn.aol.com)已停止更新,其一篇头条的文章发布时间停止在2009年3年9日15:04:00。葛文透露,编辑都已准备离职,没有人再有心情顾及内容更新。
由于支出不算太大,AOL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务得以保留。未来,AOL北京方面可能成立一个小型办事处,保留几个人,与总部、外界做一些联络工作。
另据了解,AOL旗下的autoblog与engadget两个博客网站将继续正常运营,不受此次调整影响。
截稿前,顾海明仍未接受媒体连线。AOL为此委托一家公关公司进行媒体联络,其联系人电话也贴到了AOL公司大门的玻璃上。该公关公司负责此次业务的孙女士对此表示,目前AOL统一对媒体采取邮件采访方式,具体回复时间、回复内容等细节均有待AOL方面确认。
AOL此次战略调整留给媒体最大的一个悬念是,未来是否可能第3次重返中国内地市场?该问题的答案不仅受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时间的影响,对于有过两次中国本土化摔跤经验的AOL而言,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找到在中国市场的点金石,或许连AOL总部高管心中都没有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