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缸与血脉
怡亚通的新业务,为自己的客户加上了一道“锁”。一位竞争者一语道破天机:“做资金是客户的血脉,做物流只是他家里的米缸,你至少要做到一点——客户要退出去有成本。这就是核心价值的竞争。”
为了与客户血脉相融,怡亚通开发了更多的“米缸”。例如,他们开发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整条供应链的可视化服务。谈到这个平台的目的,怡亚通并不讳言,不但可以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资讯,还可以为客户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
“米缸”并不意味着只出力不赚钱。由于和过去盈利模式有机衔接,因此怡亚通的投入也带来了新的利润源。目前,怡亚通的下游分销融资业务,毛利率大约为15%-20%,虽然比主业低不少,但比起物流等传统业务,依然有利可图。重要的是,赚这些钱对于怡亚通来说并不需要额外的投入。作为一家每天和银行打交道的公司,怡亚通并不缺钱。新业务相当于为原有的保有资金找到了新的流转平台,提高了周转率,强化了规模效应。
从2008年开始,怡亚通的上下游捆绑计划逐渐成型。目前,从怡亚通旗下从事液晶显示产品生产的部门,已经独立出一家名为长怡科技的公司,专门从事上游融资业务。长怡对于上下游的原材料和生产商,均采用现货现付的形式。这项在内部被称作“虚拟生产”的业务,在经济危机之下,对企业有着不小的吸引力。2008年,长怡科技的业务额超过了1000万美元。
作为下游扩张计划的一部分,2008年9月,怡亚通还认购了伟仕控股有限公司近20%的股权,后者在收购佳杰科技后位列亚太区三大IT分销商之一。借此,怡亚通全面进入IT产品分销代理业务。
对于怡亚通的下一步来说,新业务除了捆绑客户之外,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地域扩张毕竟是有限的,而上下游的新业务,等于在地域空间之外,为怡亚通在纵向供应链上打开了更大的产业空间。
(文章出自《21世纪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