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管理是标准化还是个性化?
二、
这一时期ISO9000等管理标准体系被引进到国内,但TQC/TQM/6σ/5S/精益等管理模式都没有真正发挥预期效果。核心问题在于,没有建立部门架构支持这套体系,也没有职能去约束流程的各个节点。同时各层级的员在工专业素养上的不齐也导致无法负载下这些“高级”的体系,在此情况下,任何国际化的标准体系都会流产。
三、 管理是人治还是法治?
四、
到底管理该标准化还是人性化?此时,中国企业界出现了“一松就乱”和“一管就死”的怪现象,标准化与人性化被当时绝大部分人对立起来。另外管理是法治还人治?这时也出现了“法大于令”还是“令大于法”的声音,很多企业管理建设陷入“人治推动法治,法治强化人治”的死循环。其实,法制化是建立在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的利益基础上的,员工、客户、股东、社会等缺一不可,只有利益的各个团体达成合作的契约关系,才能实现真正法制化。
经营与管理两个基础职能的交锋,促使完成了资本积累的企业开始思考自身的全面建设和组织管理,成功完成这一阶段的企业,今天都成长为“巨人”,对未来中国企业管理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而这时的欧美发达国家的管理领先者们在干什么呢?他们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为主题的信息科技全面应用和工作精益化改造。主流公司在完成了“规模导向”向“市场驱动”的组织变革以后,实现职位角色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与市场环境。
交锋三:决策力还是执行力?
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后期到2005年
根本原因:企业业绩是决策力决定的,还是执行力决定的?对此问题存在争议
这个阶段,中国企业进入战略化时期。这个阶段的交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二者矛盾的背后,是“基于核心能力的内部竞争优势”与“基于资源的外部资源优势”的冲突。著名的三九集团因多元化而失败,企业家谢幕入狱,而同一城市的房地产企业万科却因专业化的深根细作而成功。其实,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才是公司战略决定的依据。
二、 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红海,还是蓝海?企业是立足微利红海,还是开创蓝海领域?最近4年来,企业界对此争论不休。但是,“你的红海”可能是“我的蓝海”。所以说,每个企业战略视野不同和执行能力不同,决定了两种发展空间必须综合考虑“决策力”和“执行力”。